接受美学在内地的转述译介和话语建构

摘要:接受美学在内地三十年的传播历程,经历着转译。转述评介,再到结合传统诗学资源,进行本土化再造的演化过程。然而汉语知识界对接受美学的接受,也体现着选择性的疏离,即存在着重视批评实践而轻原理研究,关注前期论述忽略后期修正,缺乏对其主体间性内核的正论文网面论述等问题。而发掘并吸收其主体间性诗学思想,有助于促进中国现代美学进行主体间性转型。

关键字:主体间性;话语分析;研究范式

一。接受美学的汉译问题

在跨文化交往语境中,学术著作的译介体现选择性的疏离。在考察大陆学界对康斯坦茨学派“(KanstanzerReceptionsathetik)的研究前,须遗憾地指出该学派的重要研究成果,6000页之巨的诗学与阐释学丛书12卷,至今仍无中译本,在可见的将来也不可能面世,缘此客观上限制境内学人的学术视域。这套由慕尼黑的芬克费拉格出版社发行的系列出版物,是这一跨学科小组每隔两年举办一次的学术研讨会成果汇集,其学术史价值引起德语知识界的巨大关注,以至于将其与上世纪30代的瓦尔堡文库相提并论。当中第1卷模仿与幻想(NachahmungundIllusion)由姚斯编著于1964年出版;第2卷内在美学――审美反映:作为现代诗范例的抒情诗(ImmanenteAsthetik ̄AsthetischeReflexion)由伊瑟尔编著于1966年出版;第3卷再也不美的艺术:审美的边界现象(DieNichtmehrschonenKunste),由姚斯编著于1968年出版;第4卷恐怖与游戏:神话的接受问题(TerrorundSpiel),由曼弗雷德?福尔曼(ManfredFuhrmann)编著于1971年出版;第5卷历史:事件与叙述是由雷茵哈特?考瑟尔莱(ReihartKoselleck)和沃尔夫狄尔特?斯丹普尔(Wolf ̄DieterStempel)编著于1973年出版;第6卷否定性的地位(PositionenderNegativitat),哈罗德?文里希(HaraldWeinrich)编著于1975年出版;第7卷滑稽之物(DasKomische),由日尔曼文学家沃尔夫冈?普莱森丹茨(WolfgangPreisendanz)和雷纳?瓦宁(RainerWarning)编著于1976年出版;第8卷同一性(Identitat),奥多?马库厄(OdoMarquard)和卡尔涅茨?斯梯尔(KarlheinzStierle)编著于1979年出版;第9卷文本与运用:阐释学话语中的神学。法学和文学研究(TextundApplikation),曼弗雷德?福尔曼编著于1981年出版;第10卷虚构之物的作用;第11卷话语,第12卷时代界限与时代意识。

内地首部接受美学译著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是由周宁和金元浦共同翻译。该书实际上包含两个部分,上部是接受美学创始人。曾任联邦德国康斯坦茨大学教授姚斯的走向接受美学英文本(TowardanAestheticsofReception,1982),下部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R?C?霍拉勃(RobertCharlesHolub)对接受美学的批判性研究著作接受理论(ReceptionTheory:ACriticalIntroducion,1984)。前一部是接受美学的经典著作,人们从中可以看到接受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后一部则是对接受美学的产生条件。基本理论。发展过程。自身价值以及所发生的影响的全面介绍和分析,人们可以从中看到接受美学的理论发展的来龙去脉和整体面貌。“[1](P1)现在看来,此书作为李泽厚主编的美学译文丛书的当中一册影响极大,几近内地高校中文系研究生的必读书目,为推动接受理论在汉语学术界的传播厥功至伟。实而言之,内地学人得益于斯,方能直接阅读接受美学代表译著,也才能对其思想渊源。理论概貌。争鸣流变具有比较明晰的系统认识。

当然所录两书不同,故应分而言之。首先走向接受美学一书,收入姚斯被奉为接受理论宣言书的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LiteraryHistoryasaChallengetoLiteraryTheory)。显然作为长篇修订稿,其比作为1970年秋季文学史研讨会论文集中的一篇,而刊发在新文学史(NewLiteraryHistory)第二卷第一期的同名论文还要完整,后者实际上只是截取1967年原文的第五到第十二部分。当然除这篇让姚斯扬名立万。备受瞩目的宏论雄文,该书还收罗其利用接受美学作为理论工具,来对艺术史。类型理论进行具体操作实验。不过对照该书的英文本,汉译本也存在白璧微瑕,其将姚斯访学耶鲁大学的引进者。德里达的至交密友,作为耶鲁四才子“之一的著名解构主义吹鼓手和传播者保罗?德?曼(PauldeMan)所作导读去掉,从而让国内学者,忽视与之同时起步且更为炙手可热的解构主义文论与其之间的共享语境和话语异同。时至今日,接受理论在北美的撒播,及其余波回响和当代后学的阅读理论的某种若即若离。似有还无的微妙关系,在汉语学界仍是一块有待开垦。杂草丛生的荒地。

此外,刘小枫编选的接受美学译文集,作为文化:中国与世界系列丛书编委会创办的现代西方学术文库中的一册,由三联书店于1989年出版。该书除节译姚斯的力作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一书的两个小小节目,即什么叫审美经验?。审美经验的接受方面之外,还选译几篇接受美学研究论文。当中深受国内学者重视而引用频次相对较高的是由罗悌伦翻译的冈特?格里姆(GunterGrimm)接受美学研究概论。颇具篇幅的该文选自其所编著的文学与读者一书,上篇涉及社会利益。解释学前提。接受美学的萌芽。姚斯的接受美学。姚斯萌芽的批判。主义的态度。姚斯批判的批判诸多方面的概论;而下篇则触及文学功能确定。文本理论。美学与出版。历史上的接受学研究(效果史)。构想的读者。文学社会学与经验的接受学研究等诸多维面的阐述。从中不仅可以见出接受美学的出现缘起。理论准备,主要代表人物的基本主张,及其运动的历史意义。价值地位等,而且能够看到处在中心漩涡中的德国学者(包含东德)对其不足之处的反思批判和薄弱环节的深度拓展,对国内学者特别具有参考价值。张廷琛选编的薄薄小册子接受理论除遵循惯例收录姚斯的文学史对文学理论的挑战。接受美学与文学交流,伊瑟尔文本与读者的相互作用,还选译读者反应批评的两篇文章,以及摘译国外批评家对文学接受理论的批评,尽管只是述旨备要的只言片语,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刘峰等人编辑。翻译,作为外国文艺理论研究资料丛书,由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读者反应批评,当中的译文除尧斯的作为向文学科学挑战的文学史外,均选自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1980年出版的读者反应批评:从形式主义到后结构主义一书“[2](P21)。须指出的是,姚斯那篇接受美学宣言“是根据德文本译出,而此前中译文都是根据英文本翻译,与原文相比有一定出入,因为作者曾做某些修改。不过令人遗憾的是,有些重要文章被人为删减调换,如斯坦利?费什(StanleyFish)的阐释集注本(InterpretingtheVariorum)就被遗忘在编选视线之外。

上世纪90年代,接受理论的传播更趋深入广阔,除原本较热络的欧陆接受美学,延伸至此前相对冷淡的北美读者反应理论。有趣的是,伊瑟尔前期文论思想的扛鼎之作,曾被费什心怀羡慕地提为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的销售榜上仅次于德里达的论书写“的TheActofReading:ATheoryofAestheticResponse,就有三个中译本:其一是金元浦。周宁先生,根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巴尔的摩和伦敦1978年版(TheJohnsHopkinsUniversityPress。BaltimoreandLondon)的译出,作为李泽厚先生主持的美学译文丛书一册,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7月出版,书名为阅读活动:审美反应理论;其二是金惠敏。张云鹏。张颖。易晓明的译本,作为文艺新学科建设丛书(译文系列),由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4月出版,书名为阅读行为;其三是由霍桂恒。李宝彦根据英国伦敦卢特莱支和吉甘保罗出版社1978年版所翻译的版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12月出版,书名为审美过程研究――阅读活动:审美响应理论。

姚斯后期学术思想的代表作,其在其理论建立十周年之际先行推出的重磅力作AestheticExperienceAndLiteraryHermeneutics,翻译情况也很复杂。这是因为姚斯本来打算将这部鸿篇巨制分为两个部分,上卷着重论述审美经验及其历史演变的各个方面,下卷则重点研讨在阅读文本进程中之问答逻辑及其在理解。解释历史经验中的运用问题,也即通过与文学研究的实际结合,而进一步具体化阐述审美经验,从而深化文学解释学诸多维面的论述。然而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仍然是其上卷部分。具体来讲,朱立元根据美国明尼苏达大学1982年英文版(UniversityofMinnesotaPress,1982)所翻译出的审美经验论,实际上是该书上卷的第一部分,由作家出版社作为作家参考丛书1992年2月出版。此外,顾建光。顾静宇。张乐天根据上述英译本所译出的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较之前者多了与主人公认同的互动模式。论戏剧主角之逗人发笑。论古代和现代抒情诗的结构同一性“问题。家的温馨“:作为一种社会规范交流模型的1885年抒情诗这四个部分,由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出版,并于2006年4月再版。需特别说明的是,译文虽然精雕细琢,但仍有地方需要做出某些说明。比如其将Popart直接翻译成流行艺术“,有所不妥,如采用更为常用的音译波普艺术“,则更为到位,否则不熟悉英文本的国内读者,或许会产生某种疑惑,即间或联想起姚斯在反驳阿多诺对大众文化的批判之后,在阐述审美经验之生产方面的关键时候,不惜花费篇幅论及所谓的流行艺术,其究竟所为何物呢?再有,其将弗洛伊德的升华“译成进步“,压抑“翻成倒退“,造成普通读者的理解难度,毕竟弗洛伊德美学在此书中被姚斯多次引用,作为关于审美经验交流功能的重要思想资源。

程锡麟。王晓路。林必果。武厚恺翻译的,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教授。新文学史主编拉尔夫?科恩(RalphCohen)集合当代西方顶尖文论家编撰的文学理论的未来一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收录姚斯的我的祸福史:文学研究中的一场范例变化,和伊瑟尔的走向文学人类学一文。这两篇论文不容小觑,对汉语学者来说相当重要。先说前者,姚斯回顾接受美学的历经风雨而茁壮成长的发展历程,其中关于如何绕开原有学科建制而进行跨学科研究的感言,尤其能够引起国内热心文化研究。提倡文化间性之年轻学者的深切共鸣。后一篇论文则体现已是暮年的伊瑟尔,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对其早期文论思想的重新认知和最新调整,即从隐在的读者。阅读活动中局促于文本在文学交往中的审美效应,转而全面拥抱人类之审美感性的生成,提出迈向主体间性文学人类学的历史目标,即主张在一个人的意识中,他并不放弃他所认为的他自己,但同时他又作为另一人物而出现――这是人类的一个基本需要,他认为文学虚构以不同的方式揭示了这个需要“[3](P29)。进而言之,在其体系性著作被译介过来之前,这篇写作于1978年的纲领性论文,乃是伊瑟尔为与当代文化诗学浪潮相呼应而思想发生转变的重要参考文献,恐怕并非如有学者所说的未引起实质性的反响“[4](P170)。顺带一提,现今鼎鼎有名的新文学史是上世纪60年代,为适应读者反应批评的崛起勃兴而特意创办的学术刊物,数十年来二者风雨同舟。休戚与共。如伊瑟尔自1974年起就担任该刊的编辑顾问,也是在上面发表论文最多的批评家之一。缘此新文学史也对其频送秋波。投桃报李,比如就选择在2000年这一颇具历史意义的时刻点,邀集一批年富力强的美国学者来研讨伊瑟尔的批评文论,隆重推出沃尔夫冈?伊瑟尔论著“研究专辑,一反批评“常态地为其所受的冷遇落差抱打不平。鸣冤叫屈。

至于接受美学东向西进的译介方面,也需要顺带一提。先说颇受当下国内学者冷淡的东向方面,即前东德学者对接受美学的所谓改造和研究。北京大学范大灿所编选的作品。文学史与读者一书,作为思想者书系中的一册,由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出版。该书共收入论文十篇,其中前东德科文学研究所所长曼弗雷德?瑙曼(ManfredNaumann)的论文6篇,分别为接受理论。作者――收件人――读者。论文学理论中的效应美学“。接受美学“的困境。文学接受作为历史和社会事件刍议。作品与文学史,另有丽塔?朔贝尔论文3篇;还有施伦斯泰特论文1篇,即作品作为接受指令以及对它的把握问题。从中可见出,瑙曼等人受康斯坦茨学派的基本主张的启发,并且在认识论和反映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更具地缘意义之东德特色的接受理论。再说西进的读者反应理论方面。美国杜克大学英文系兼法教授斯坦利?费什,从其几十年著述生涯中挑出7篇代表性文章,由文楚安教授以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与实践为名译出,作为王逢振主编的知识分子图书馆丛书的一本,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2月出版。其中第5篇读者中的文学:感受文体学,作为对拉尔夫?科恩一封信的回答,颇能体现该流派的主要特点而尢为重要。平心而论,作为伊瑟尔阅读现象学的重要批评者,费什的阅读思想是一面镜子能够折射出后者的诸多失误,缘此将二者进行比较,能更深入理解效应美学的兴衰得失,不至于被伊瑟尔等人的满口术语所迷惑。

在新世纪,伊瑟尔的思想转化巨作TheFictiveandImaginary:ChartingLiteraryAnthropology,BaltimoreandLondon:TheJohnHopkinsUniversityPress,1993,由陈定家。汪正龙等译出,名为虚构与想像:文学人类学疆界作为金惠敏主编的国际美学前沿译丛(第一辑),由吉林人民出版社于2003年2月出版。该书开篇附有金惠敏和伊瑟尔的谈话,取名为在虚构与想象中越界――沃尔夫冈?伊瑟尔如是说,而此文又被单独抽离出来,以在虚构与想像中越界――[德]沃尔夫冈?伊瑟尔访谈录为名,刊发于文学评论2002年第4期。这本书的翻译首先在很大程度上扭转汉语文论界对伊瑟尔思想转型的某些误解。比如北京大学王丽丽在为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一书所撰写的伊瑟尔的审美响应理论中曾略显轻率地断言伊瑟尔的走向人类学,不足以成为推测伊瑟尔本人研究方向演变的依据,因为它不是从伊瑟尔的研究工作中自然生长出来的一篇文章,而是伊瑟尔为美国学者拉尔夫?科恩(RalphCohen)主编的一部名为文学理论的未来的专题论文集而撰写的一篇命题作文。“[5](P466)上述误解的原因就在于这本转型巨著没有被同步引进,而随着中文版的付梓发行,此前偏颇也就不攻自破。

伊瑟尔生前的最后一部理论著作怎样做理论(HowtoDoTheory,2005),由朱刚。谷婷婷。潘玉莎译出,作为当代学术棱镜译丛中的一册,由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该书就表面而言,不过是一本关于20世纪文学理论的教科书,旨在为文科学生提供理论建构入门知识的导读书目,但细而观之,其又不仅仅只是一本当代西方文论教材。质而言之,伊瑟尔老骥伏枥。壮心不已,倾其毕生所学功力,用举重若轻的大家笔触,在大众传媒日益兴盛的文化语境中,力图公正客观地讨论什么是理论“以及为什么有如此多不同的理论“这两个问题。缘此其精心选取重要的当代文艺理论,进行逐一阐释,当中包括现象学理论。阐释学理论。格式塔理论。接受理论。结构主义符号学理论。精神分析理论。主义。解构主义。人类学理论等等。总的来讲,该书的书写方式是相当典型的北美教材编写模式,其为了让读者对深奥艰涩之文学理论萌生兴趣。不再望而止步,进而能够举一反三而掌握了解理论建构的操作方法,作者针对于书中所出现的每一种抽象理论,都选择一个颇有号召力的中坚人物,用以解释理论框架据以建立的方式,即在大致勾勒出每一个理论流派的观点主张,绍介梳理该学派之产生发展递嬗之后,还结合具体实际进行个案分析。

二。接受美学的转述问题

有意识大规模的译著活动,一方面促使接受美学的基本理论及其最新发展在内地得到全面传播,同时也为汉语知识界的相关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参照和丰富的资料保证。缘此说完翻译引进,自然要再谈研究介绍方面。先讲相对短小精悍的学术论文。接受美学是作为新型的美学方法论,在彼时如火如荼之方法论热的时代语境下,进入中国学人的学术视野。按照金元浦在接受反应文论一书所作的梳理,冯汉津翻译意大利接受美学家。知名比较文学学者弗兰哥?墨尔加利(FrancoMeregalli)的论文学接收一文(原文刊载于法国比较文学杂志1980年第2期上),发表在文艺理论研究1983年第3期和同年6月的国外社会科学著作提要上,其在文后的译者附记,简要点评和略微分析这种新理论“的学术价值和失误之处。张黎在文学评论1983年第6期发表关于接受美学“的笔记一文,并且又在1984年9月号上的百科知识发表接受美学――一种新兴的文学研究方法,较早撰文介绍东西德的接受理论,具有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之功。张隆溪在读书1984年3月号发表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阐释学与接受美学一文,后收入到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北京三联书店1986年版),这一在中文系。外文系颇具影响的文论小册子,其用明白晓畅。通俗易懂的语言,简要介绍关注读者作用之解释学。接受美学。读者反应文论这三种学派,并论及知音难得和阐释差距等问题。章国锋在文艺研究1985年第4期发表国外一种新兴的文学理论――接受美学,宏观上梳理勾勒康斯坦茨学派的基本情况,简明扼要地概述接受美学双子星座。罗悌伦在当代文艺思潮1985年第2期,文艺理论研究1985年第2期,提纲挈领。条陈缕析地介绍接受美学的基本理念。

除上述罗列之大量单篇论文之外,有两部系统性的学术专著在此不能不提。金元浦接受反应文论,作为王岳川主编的总计9本的20世纪西方文论研究丛书中的一册,由山东教育出版社于1998年版。诚如该书封面所言,作者不仅对接受美学与读者反应批评的主要代表人物的理论及其核心观念进行了细致精审的梳理,对其学派内的各研究方向作了分类整理;而且对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哲学基础。理论先驱与近期发展作了令人信服的分析阐释。同时,作者以相当篇幅论述了接受反应文论在当代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成就与问题;并努力探索建设当代文学解释――接受批评话语与批评流派的现实途径“。概而观之,该书在结构上大致按理论在时间的流变顺序和空间的播撒国别分为三编。上编接受美学循例侧重阐明康斯坦茨学派诞生与发展的理论背景。渊源与理论主张,其中部分内容在之后被纳入作者为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下卷(第二版)所撰写的章节。中编读者反应批评不惜笔墨地详尽论述,其大牌文论家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中之各自的核心观点,当中有费什的感受文体学。卡勒的文学能力“说。布鲁姆的误读论“。影响焦虑论“。普莱的现象学意识批评。布莱奇的主观批评。霍兰德的文学反应动力学等等。下编发展与传播展示接受反应文论与新历史主义合流及其在地化的历程与途径等问题,其切入点则是语言论转向“中的当代诠释学和读者反应批评在文论研究的范式转换中之独特价值,力争将接受反应文论放到当代对话交流理论的更深层次上加以理解并努力实践,在中西汇通中形成当代批评的解释一接受理论话语及批评共同体“[6](P410)。龙协涛先生撰写的小册子读者反应理论,作为孟樊策划的总计33册的文化手边册中的一册,由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00年出版。作为学术普及读物的该书,以六万余字的篇幅,简明扼要但又系统性介绍该理论的观点。理论渊源。主要代表人物以及发展前景,对于一般读者和专门研究者都能引发阅读兴趣“[7](P4)。

三。本土话语的系统建构

朱立元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就出版接受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一书,时隔十五年该书又以接受美学导论为名,由安徽教育出版社于2004年发行。其字里行间饱蘸着浓厚的使命感,即为推动接受美学理论的发展,创立中国学派的接受美学,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8](P461)。缘此作者主要进行两项工作,其一接受美学的学科化。其二是努力将其基本思想。观念方法运用到具体的文学批评的研究实践。为实现这一目标,作者首先详尽地梳理了接受美学的思想源泉,将其概括为如下八个方面,一是理解和解释的本体论(从海德格尔本体论解释学到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二是英加登现象学美学中关于艺术作品之不确定域“。读者具体化“与重建“的论述,三是文学形式与审美标准在接受中演进(从俄国形式主义到布拉格结构主义),四是文学社会学语境中,作为观念形态和社会文化现象的文学艺术,五是阿多诺否定性美学视角下同社会接受唱反调的文学艺术,六是文学接受的心理轨迹,七是萨特存在主义美学视阈下的读者自由想象,八是肇源卡尔?波普尔(KarlPopper)和美国科学史家库恩(ThomasSamuelKuhn)科学哲学的期待视野“和范式“概念。作者随后以之为叙述框架,系统论述接受美学的八个维面,即对文学存在方式进行探讨的文学本体论,作为召唤结构“的文本(文学文本论),由个体阅读心理学和群体接受社会学共同构成的文学认识论,追寻潜在读者“的文学创作论,面对读者审美需求之意义效用的文学价值论,改变影响接受者视界的文学效果论,读者对作品之阐释与批判的文学批评观,文学接受效果的历史之链(文学历史观)。总之,作者仍是在认识论的框架下来研讨文学的阅读和接受,而没有从本体论意义上探讨接受美学的主体间性审美主义倾向。

金元浦的文学解释学――文学的审美阐释与意义生成,作为程孟辉。丁冰主编的青年美学博士文库中的一册,由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值得一提的是,此书从现代语言学的角度切入,而与朱立元之认识论的研究思路存在着明显的界域差别。具体来说,其首先在绪论中纵论中西语言论转向的理论景观,随即在正文中从方法论(对话论)。过程论(阅读论)。本体论(意义论)。范畴论(空白论)四个维度,来论述文学解释学,进而建立起当代文学解释学的总体框架。质而言之,该书特色不仅体现于,将西方主体间性转向中之现象学。诠释学。接受美学等话语资源,和中国主体间性之古典美学。批评理论融合会通,还在主体间性文学解释学的系统架构中,开创性地提出一系列试验性美学论题,比如中国文学解释学的构想与探索;文学的问题意识与范式观;文学的对话交流论;文学的主体之间性;阅读进入文学主体;原我与异己之我的分离与融合;文学阅读中的接受度与张力结构;意义作为对立中介的第三生成物;解释学循环对于当代中国文学的重要意义;意义走向意味的象征――隐喻结构;文学的空白与未定性的三重蕴涵;中国诗文化的意境空白论;无象之象的探寻;意义在语言之海中的漂移与传释“[9](P3)。缘此作者的接受研究并非简单地定位在我注六经“,而是冀图在此基础上最终达到六经注我“,创造出兼具中国气派和全球视阈的话语框架,缘此其理论探索也就具备更高的思想旨趣和更深广的学术史价值。

除朱。金两位长期致力解释―接受批评文论“的探讨,其他内地学者,也为当代中国之解释―接受话语“的完善添砖加瓦。比如张思齐所著中国接受美学导论(巴蜀书社1989年版),主要探讨如下问题,1。古代中国传播学的真实情形如何?2。作为传播链的两端的作者读者关系如何?什么是读者?3。什么是读者?4。怎样当一个好读者?5。怎样读书?6。你的注意力集中在那一样上,真还是美?“。他还概括出读者的三点意义,1。真正严肃的文学作品不仅在于被生产而且在于被接受。2。为了被接受和接受,首先得在作者和读者之间传播。3。为了有效地传播,就必须有理想地读者,而读者靠培养。“[10](P7)

丁宁的接受之维(百花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则是在占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接受美学做了科学的。系统的。综合的研究,除了论述艺术接受中的心理结构。心理机制和心理过程外,还论述了接受的常态和异态。自性的导向。艺术的宣泄作用。管理经验。释义循环。原型接受“[11](P1)。当中的不少问题域填补彼时研究的学术空白,显示出其追求创新理论的思想意向,无愧接受理论中国化的重要创获。

马以鑫的接受美学新论(学林出版社1995年版),实际上是以流行的传播学五要素来架构全书,分别探讨本文作为作家与读者的中介(传播内容),文化制约下的读者接受(传播环境),本文传播的手段方式(传播媒介),接受过程中的创造变形和普通读者。职业批评家的不同接受,(传播的接受主体),作家对反馈的接受(传播的主体)。此外,他还不忘在理论阐释的基础上,联系实际论述接受美学与文学发展史和美学发展史的关系。

龙协涛的文学阅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从对象文本与接受主体。诗性语言符码的破译到阅读活动的超验性想象,从阅读进程中的情感导向到心理定势,从艺术符号的读解到阅听人的自我确证和再创造诸多方面,探讨文学阅读活动的基本规律。从中见出,作者力图将中国古典文论中的鉴赏论与现代西方接受美学相贯通,通过结合古今中外之创作活动。赏鉴方式,在实证阅读分析文学史上的佳作名篇之基础上,建构本土化的文学阅读理论框架。诚如金开诚所言,既没有把西方的名词。术语当作标签随意贴到中国文论的概念。范畴上,又摒弃用中国的东西去简单注解。印证西方东西的惯常套路“[12](P3),而是在跨文化交际的背景中,激活传统文论的原有语汇,嫁接西方美学的新兴话语,熔东方文论西方美学于一炉来自铸新篇。总之,作者从发表在文学评论1993年第2期的论文中西读解理论的历史嬗变与特点开始,到文学读解与美的再创造(台湾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93年版),直至文学阅读学一路走来,精心营构出以比较诗学为基础的读解鉴赏理论体系。陈文忠的文艺美学与接受史研究是其关于文学美学与接受史研究的论文汇编,由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作者作为中国文学接受史研究的先行者之一,其古典诗歌接受史研究刍议等系列论文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不仅对经典文本和经典作家的接受史研究产生影响,也为文学接受史研究体系的初步建立,提供操作范型。该书分为三部分,前两编集中探讨文学美学和文学研究的方法论,其间涵盖四个子问题的具体阐述。其一探讨文学意义和文学美的问题,其二探索文学史研究的理论。方法和类型体系,其三反思文学人物审美特征和研究方法,其四研究诗歌意境多元形态(即哲理诗的智慧形态和抒情诗的意境体系)。而第三编是文学接受史研究的专论,其论题细分为三个层次,其一是宏观阐述接受史研究的方法。途径和意义,其二为具体提供一组接受史研究的经典个案,其三即针对前20年接受史研究的成绩和问题做出回顾思考。该书文笔朴实清秀。辨析精到透彻。引证翔实丰富,其最大特色在于作者凭借相当扎实的史实功底和具体的文本分析,提出有关文学意义。文学史类型。文学人物和诗歌意境等旧问题的新见解。

总之,在接受反应文论之广泛传播和深入探究的扎实基础上,打破我执。活络对话的本土话语,逐渐形成。蔚为壮观。诚如金元浦所论,其是在三个层次上展开,其一为解释―接受的基本批评理论的研究。探索和完善;其二为对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进行当代解释―接受学的再阐释;其三为将逐步形成的解释―接受理论运用于中国古代和当代文学作品的批评实践“[13](P406)。当然上述分层乃是相对,在某种程度上只是为开拓论辩空间和论述方便醒目,实际上所出版的著作往往是将其有机统一在接受理论的整体系统。

四。接受美学研究所存在的问题

当前汉语学术界对接受美学的研究,硕果累累。蔚为壮观,但也存有问题。首先,重用“轻体“,即接受美学的批评实践压倒原理研究。在方法论热中成长起来的学者,受思维定势影响,产生路径依赖,偏向单纯地将接受美学当作分析文本的工具,或是重写历史的支援。在当下宏大理论终结的时代,不少学者的论文乃至专著,偏好以期待视野下的某某。接受美学视阈下的某某。某某的接受研究作为选题,来进行文学史料的整理发现,抑或是跨学科的挖掘比较。据陈文忠在20年文学接受史研究回顾与思考中统计,从20世纪80代初到2003年,仅接受史方面的各类论文就已达到300篇。另根据窦可阳在博士论文中的不完全统计,接受批评。接受史方面论文在2003年初到2008年底这一区间内,总数超过1100篇(文史哲领域),远超此前二十五年的总和。这一让人瞠目结舌的情况,可以见出接受美学的方法论应用涵括文学研究所有领域,包括基础理论建设。比较诗学研究。古典文学研究。现当代文学研究。翻译文学研究,甚至与之交叉的文艺心理学研究。戏剧戏曲学研究。传媒文化研究。图书编辑出版和中小学教育中的阅读研究。民族文学研究,甚至艺术研究。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等都沾溉接受美学方法理论的影响。

诚然理论的威力在于解释力,能够诠释在历史情境中所发生的人类文化现象,上述成果也间接证明接受理论的勃勃生机。但如果忽视将其本身作为研究对象来开掘,目光只是一味地逡巡在细枝末节的器用层面,自闭在拿来主义的思维言说策略和来料加工式的初级知识产出,以致出现不再携有个体风神骨气的千篇一律,不具备机杼独出之心灵匠心的陈陈相因,并且对敲击理论本体的坚核“心存忌惮。畏葸不前,甚至盲目排斥。敬而远之,不仅不利于学术的积累和思想的演进,而且在根本上抽走理论创新的动力和能量,让当代美学不足以成其大,致使其进步发展还只能再待来日。

其次,重前“轻后“。多数论者将精力倾注在,接受文论个别人物的早期论述而在后期已被修订的观点上而不能自拔,仿佛接受美学已是完成时态写就的隔年篇章,其作为理论思潮早就定格。功成身退,因而没有继续跟踪其延展的必要。事实远非如此,在幕启时分的短暂沉寂之后,接受理论家拒绝低回与悲悼,也无临渊回眸的悲慨姿态,而是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旺盛的创造力,站在思想主潮上的风口浪尖之上,从未放弃对自身理论的翻新修正,也不断地在反思中。在实践中否定自我。超越自我。比如老当益壮的伊瑟尔执教于加州大学厄湾分校英语与比较文学系,与希利斯?米勒。穆里?克瑞格尔。利奥塔和德里达一道,共同将厄湾学派的批评理论推上世界之巅。更为重要的是,读者反应理论作为美国特色的接受理论,其不同于欧陆气质的接受美学,也是值得关注去开垦的理论荒地。也许在某些耽溺于轻松想象中重启那仅仅属于这一代“思想资源之唯新是务“的学术赶潮人眼中,接受美学的思想潮流或许由盛而衰。由衰而竭。但是作为波澜壮阔。范引学界的变革运动,其仍在继续。未有穷期,其影响面仍持续扩大,早就跃出纯粹美学的学科界限,传导到传播学。翻译学。人类学。教育学等相关领域,犹如一场强震的后果蔓延,从强烈动荡的震中,逐渐影响到外层表面,在貌似远离之处出现道道惊纹。

最后,主体间性问题。接受美学家在其论著中,屡次反复提及主体间性概念,而且其理论基石就是主体间性哲学,早已成为学术共识。可是奇怪的是,至今市面上却没有出现正面论述接受美学主体间性“的中文论著。更多的是在行文当中有意无意。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涉及到交互主观的字眼语句。如此蜻蜓点水。草草掠过,实在可惜;东鳞西爪。不成体系,令人扼腕。笔者以为,如果不厘清主体间性问题,就只能在接受理论的大厦外指点观望。人云亦云,而谈不上真正的登堂入室。仔细品味,难脱只能藉由假想的奇观来转移后世的问询。总之,研究接受美学的意义与接受美学所具有的价值是辩证统一。正此基础上,笔者认为关于接受美学的主体间性研究,必然有助于推动中国美学。中国文论现代转型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德]姚斯,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等,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2][美]简?汤普金斯.读者反应批评[M].刘峰,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

[3]汪正龙.沃尔夫冈?伊瑟尔的文学虚构理论及其意义[J].文学评论,2005(5).

[4][德]伊瑟尔,金惠敏.在虚构与想像中越界――[德]沃尔夫冈?伊瑟尔访谈录[J].文学评论,2002(4).

[5]王丽丽.伊瑟尔的审美响应理论[A].//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C].胡经之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6]金元浦:接受反应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7]龙协涛.读者反应理论[M].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0.

[8]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9]金元浦.文学解释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10]张思齐.中国接受美学导论[M].成都:巴蜀书社,1989.

[11]张宁.接受之维[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0.

[12]龙协涛.文学阅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3]金元浦.接受反应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粟世来)

接受美学在内地的转述译介和话语建构

上一篇:探讨房屋建筑设计与美學的洧机结合【2067字】
下一篇:接受美學理论下的英文化妆品商标翻译探析【1807字】

龋源性前牙复合树脂多层...

黑格尔美學中戏剧思想的...

黄梅戏影视剧的美學特征初探【6299字】

鲁迅對孔子及其美學思想的评说【1596字】

高层建筑美學价值分析【3449字】

马采的美學思想研究【3155字】

马克思的世界文化观与审...

會计稳健性的经济后果研究述评【2208字】

asp.net+sqlserver图书管理系统...

上海婴幼儿产品市场分析及营销策略研究

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利分配状况研究

國家政策能给三胎上户口...

公司人力资源调查问卷

互联网使用对大学生旅游...

KNN算法流行音乐中的情感挖掘

美国女性《律政俏佳人》英语论文任务书

夜间护理對肝硬化消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