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拼贴动画中的肌理感
由于拼贴材料的肌理形态的不同,拼贴动画的过程常会呈现出一种纹理质感的变化。从画面来说,肌理是绘画的皮肤与质感。而拼贴动画中的“肌理”创造,基本上是由不同的拼贴材质组合而产生的,不同的材质拥有不同的肌理语言。正是因为肌理拥有自然的属性和后天美术技法把他们进行了重组变得协调,最后才能从作品中看到大自然般丰富的变化。同时通过拼贴材料所呈现的感觉能够反映出作者的情绪。大部分动画制作者们都会利用这些拼贴材料固有的质感去创作动画,从而使得动画更有秩序,节奏更加紧凑,韵律也更有趣性。肌理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动画制作者们的语言和心情。肌理可以让画面变得丰富且具有质感以及更有意。所以,拼贴已经成为一种制作动画的技法[2]。
2.3拼贴动画中的装饰性
艺术家在一部分的动画作品里通过拼贴来对现实生活中的素材进行拆分和重组,这种拼贴的方式可以给观众以强大的视觉效果和心理冲击。拼贴材料的种种因素,都会让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从而产生的联想丰富多彩。由于人所看的事物不能单独的接受某个画面其中单独的拼贴元素,从而总是把画面拼贴元素与周围的其他元素在大脑中组织在一起。所以,画面拼贴元素的本身、元素组合与整体之间、以及元素和元素之间的关系,都会对人的视觉心理产生影响[3]。通过动画制作艺术家对拼贴元素进行的安排重组,使这些拼贴素材组成的画面带有一种复杂的美感,并且使镜头的画面展现出空前的装饰性效果更会对观众的视觉和心理产生刺激。 扬·兰尼卡,1928年出生于波兰的坡森,担任造型艺术学校的平面设计教授。他与Walerian Borowczyk运用拼贴手法共同创造出《从前》这部拼贴动画,《从前》是波兰抽象动画学派的开山之作。他们用从彩纸上剪下来的几何图形以及从杂志、海报上挖下来的人物轮廓和真实的景象进行拼贴组合,表面上看起来如同小孩玩的剪纸,但其创作概念是十分与众不同,充满丰富的画面感。这部拼贴动画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实验短片单元银狮奖和德国曼海姆短片节金奖。另一部拼贴动画片《迷宫》是波兰设计师 Jan Lenica创作的,这部动画将拼贴元素进行大胆的组合,使观看的人产生奇幻的感觉,并且产生了特别怪异的装饰性画面。《迷宫》的主要内容是:在一个充满诡异的城市中,由奇怪的动物在大家的脑中注入神秘液体来控制着人们,表达了主角被残忍吞噬的故事[4]。动画制作艺术家们利用了各种拼贴元素,并且利用了元素之间的差异性组成了一部有独特装饰风格的拼贴动画短片。这部短片动画中的每一个镜头几乎都可以单独截图出来,可用来作为一幅装饰画,因为它的装饰性极强。总之,拼贴技法的运用可以让画面变得丰富,也使动画制作艺术家们的表达方式更加的多元化。
3 优秀案例分析
拼贴动画片《桃花源记》对我国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同名作品的表达。主要内容是:东晋的太原年间,在武陵郡生活的一位打鱼人,源Z自L优尔W文·论^文]网[www.youerw.com,有一天他在溪水里划船误入进一片桃花林,林中花草鲜艳犹如世外桃源,那里的人过着祥和的简单生活,渔民从他们身上得到了温暖。这部影片是一部非传统的动画片,其实质与以往不尽相同。陈明导演将其定义为“传统艺术形式与电脑技术的完美结合”,他说“这是一种大胆的尝试,增添了电影的趣性。中国传统的表现方式给动画制作注入了新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