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新军事变革和立体兵”公共艺术品分析 14
5 当下公共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 15
5.1 发展趋向之人文性 15
5.2 发展趋向之互动性 16
6 成果展示 16
结 论 19
致 谢 20
参考文献 21
1 引言
公共艺术凝铸城市历史、传承地域文化、彰显公众特色、传达人文关怀。公共艺术正以这些独有的艺术特性与文化内蕴走向景观,既成为景观空间形态创作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成为环境人文精神延续的重要符号语言。
当下,公共艺术在城市景观的各个空间角落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在设计中以地域历史文化及公众审美习惯作为出发点,通过与建筑、环境的调和以及与公众的交流、互动,使景观空间具有地域特色、人文精神,为人们营造一处独特的人文景观。
1.1 公共艺术的概念
什么是公共艺术?单以字面涵义讲,它是由“公共”与“艺术”两个词组成,在“艺术”前面加上“公共”二字,公共艺术的涵义就有相对的限制性,它不仅仅只是我们所认为的单纯性艺术创作,更多的是艺术品在满足“艺术性”的前提下应符合“公共性”为公众服务,与公众产生交流和互动。公共艺术从“艺术性”角度讲,它将传统艺术样式及展示方式转变成公众可听、可触、可感的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兼具功能、审美以及教育等多重意义。从“公共性”角度讲,它是在公共开放空间进行的艺术创作以及对应的环境设施设计。
公共艺术以公共开放的创作形式传扬社会人文精神与文化理念,其的表现形式非常多。可以认为,凡是在时间、空间上与社会公众有着相互联系、产生相互关系的艺术都属于公共艺术的范畴,公共艺术具体分为艺术品与艺术设施。
不论哪一种艺术都有特定的创作手法与形式美法则,公共艺术因其独特艺术表现形式的互动性、开放性,在人们的生活中构建出一道特有的地域人文景观。然而,在现代公共艺术设计过程中,为使其具有广泛的开放性与文化性,顺应开放、交叉、跨界、互溶的发展趋势,我们需要不断拓展公共艺术的形体塑造、空间尺度,使其呈现景观化、场所化、公众化。
1.2 公共艺术的场所精神
场所可以说是具有一定界限的区域,可以说是聚集社会生活中独一无二事物以及一般事物,隐含着本土历史价值与地域文化魅力的区域。它是由中心和包围它的边界两个要素组成,具有明显的空间特征。公共艺术融入城市,走向景观,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发掘与营造空间“场所精神”。
公共艺术是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的有机体,针对特定场所内公共艺术设计,我们不应该只是采用简单的拿来主义,我们应该择取具有延续性且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人文精神文化符号加以传承、重组,以新的艺术体传达场所精神,创造富有生机的环境秩序。例如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外雕塑小品直接移植到任何一个场所环境中,这不仅不能发挥雕塑自身优势,反而会使场所原本环境变得更糟,引起公众心里抵触。由此可见,公共艺术融入景观只有具备了场所精神,才能与环境协调融合、满足公众需求、传承优秀历史文化,使空间具有地域特色,弘扬场所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