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春图》己经基本上符合了这样的描述。技法上
图 5 荆浩 匡庐图 局部
[1] 魏昆。《山水画皴法的程式研究》。硕士。2013 年
[2] 魏昆。《山水画皴法的程式研究》。硕士。2013 年
只用富有一定变化的线条勾出山石的轮廓和大的脉络,再以青绿颜色渲染充实,并没有出 现较为明显的山石皴法。展子虔开创了青绿山水的端绪,这种青绿勾填法山水画对后世有 着深远的影响。李思训继承了展子虔青绿山水的画法,把青绿山水画推到了高峰。《江帆 楼阁图》是传为李思训的作品。在山石画法上,较之六朝山水画有了明显的进步。画面上, 虽然运用的是展子虔的青绿画法,但是用线更加灵活多变,虚实相生。而且在表现山石的 时候,除了大轮廓的勾勒,还增加了细节的描绘,用笔用转折变化丰富,线条或繁密、或 疏朗、或柔和、或挺拔,对山石的纹理刻画更加深入。从李思训对山石的描绘中可见皴的 迹象。李昭道继承父法,皴法在李昭道笔下有了一定的发展,由于表现的山石多为石质山, 所用皴法主要类似小斧劈皴。和李昭道同时期的王维,他的画是以水墨为特色的。从现存 传为王维作品的《长江积雪图》看,表现山石结构的一些线条,颇似自然披挂着的长麻皮, 这可能是后来披麻皴的开始。郭若虚《图硕见闻志》说蕫源“水墨类王维”,披麻皴成熟 于五代董源,可见董源受王维画法影响无疑。唐代王维有“始用渲淡,一变勾斫之法。” 的说法,在他的《山水诀》也说:“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 水墨画的出现,也是中国山水史的一大变革,收到道家影响的山水画家们纷纷都选择了水 墨山水,挥洒淋漓的写意水墨山水的地位也逐渐超过青绿山水,居山水画坛之首。论文网
五代时期,董源画江南山水,荆浩画北方山水,一用披麻皴,一用小斧劈,分别开创 了南北山水画派。南方画派的董源创造出了“披麻皴”,开创了江南画风的披麻皴笔法。 其表达了一种完全与荆、关完全不同的高峻凝厚的艺术美学风格。董源的皴法分两类,一 是大披麻皴,二是短条皴加雨点皴。《潇湘图》(图 4)是其使用披麻皴的代表作,笔法
蕫源 潇湘图 局部
多变,有种清淡温润的江南情趣。 董源弟子巨然,将短披麻皴变长披麻皴。其代表作《秋山问道图》(图 2),长披麻
皴浑圆质朴,浓淡相宜,加上苔点的结合,打破了墨的单一使用,点线结合,骨法用笔,
清丽秀润。五代山水画家中,成就突出的当属董源、巨然和荆浩、关仝,他们所采用的皴 法在山水画史中,处于一个衔接的位置,既传承了前人的笔法,又有了创新,对后世的山 水画皴法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以荆浩的代表作《匡庐图》(图 5)中,画家刻画山 石时,用繁密的皴法,转折有力的用笔来表现结构,再以淡墨渲染倩浅罩。其作品已基本
达到皴染兼备,是山水画发展历史中的一次重大突破。荆浩用笔有“笔如篆籀,苍古之甚” 之称,这说明篆隶书法的骨法用笔已开始融入画家的笔墨之中。但皴法的面貌还处于探索 阶段,五代的画家在前人的基础上,将尚未成熟的皴法加以整合归类,初步形成了具有代 表性的具体皴法。
2。2 皴法走向成熟的两宋
两宋时期画家云集,大家辈出,当时的山水 画呈现出一种繁盛的状态。画家们的皴法种类更 是复杂多样,皴法程式也趋于规范化和符号化, 皴法发展也达到了高峰。北宋画家范宽作画时多 用的“雨点皴”,同时结合着“披麻皴”,山石 结构清晰,皴染结合。代表作《溪山行旅图》(图 1),山头运用了大量的点皴,画面墨色协调统 一,沉稳大气,给人峰恋雄厚的感觉。北宋山水 画家郭熙,受到李成的影响又能自出新意,“稍 李 成 之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