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5。5  景观重塑 24

结论 35

致谢 36

参考文献 37

附录A  农村景观意愿调查问卷 38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从1978年到2016年,我国国家经济在飞速发展,城镇人口比重与国家经济的发展成正比上升。城镇定居人口逐年增加,城镇人口逐渐赶超农村人口。城镇的变化是现代化发展中最直接表现形式之一,而这些变化与时代发展中产生的新观念不可分割。农村相对封闭的环境导致农村固有观念逐步跟不上新观念的变化,至此,农村亟待转型,尤其那些七八十年代建成,地方特色较弱的农村。当下很多设计者一味“榨取”农村剩余价值,在农村转型的过程中将农村变成一方“乡土情怀”的“演出舞台”,利益的诱导使改造者将农村包装成与自身场所脱离的甚至是虚假的“田园牧歌”的景象。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之下,有学者受到生物学的启发,提出“景观基因”的理论,并运用于实践之中。

1。2  研究内容及框架

1。2。1  研究内容

江浙一带传统村落较多,它们浓重的地域特色使他们成功转型为旅游胜地。相对于这些传统村落,七八十年代的一些新农村地方特色并不明显。由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战乱、饥荒等原因东西南北的人群相互流通,建立起新风格的农村,这样的一批新农村其文化历史性并不突出,但是它们的“土气”却是作为“农”村的“根”而始终传承的。对这种“土”的深层挖掘是本文研究的核心,根据生物形态学的理论去探究这种“土”背后的抽象文化基因以及物质景观基因,以期达到景观改造的目的。论文网

1。2。2  研究框架

第一,通过文献调研法,获取相关的理论知识来了解农村发展的历史性。

第二,通过比较研究法、案例对比法与同类农村进行对比分析,对它们的转型理念、手法进行解析探索新的模式理念。

第三,通过现场调研法、模型分析法剖析研究区域内的景观基因,运用相关软件进行虚拟模型设计并进行细节分析。

图1。1。研究框架图(自绘)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研究理论成果

2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  农村的概念、特征

“农村”、“乡村”、“自然村”这三个概念经常会被混淆,目前,中国还没有“农村”这个概念的专门定义,在《辞海》中对“农村”的解释为“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者聚居的地方。[7]”其概念也并未得到明确定义。在习惯用语上,“农村”“乡村”被视作通用概念,农村与自然村被认为是相等对的概念。通常,乡村也会被解释为“乡”与“村”,乡镇与农村。

在1995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城乡划分标准的规定》,规定提出“农村是相对于城市的称谓,乡村包括农村,农村是乡村的一部分;乡村除却农村以外,还包括非建制镇的集镇。乡村是一个大概念,农村是一个小概念[8]。”自然村在辞海中释义为“民户聚居而自然形成的村落”,是受到自然环境、生活方式等影响,长时间聚居与某处而自然形成的小村落[7]。一般几个小规模的自然村成为一个大的行政村。

上一篇:江南地区的造物观念在苏式家具中的体现
下一篇:苏南情境主义下老年日照中心的公寓优化设计研究

让美术更美丽【2235字】

农村中小學美术教學方法新探【2568字】

外观设计专利的设计空间研究

模块化在环境设施设计中的运用

多功能可变形家具设计及其在小户型中的应用

depthmap乌镇横港村美丽乡村...

51单片机防近视台灯的设计

安康汉江网讯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新課改下小學语文洧效阅...

张洁小说《无字》中的女性意识

ASP.net+sqlserver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7972字】

LiMn1-xFexPO4正极材料合成及充放电性能研究

网络语言“XX体”研究

麦秸秆还田和沼液灌溉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