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手术潜在性伤害及满意度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护理风险管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手术潜在性伤害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接诊的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论文网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意外事故的发生几率及患者对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意外事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事实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积极寻找护理安全隐患,同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减少风险的发生,保证冠心病介入手术的安全开展。
护理风险管理是护理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品质护理的基本要求[1]。护理是连续的工作过程,它的工作内容贯穿到整个临床治疗中,每个环节上的失误都会直接或间接的损害患者的生命健康及安全,同样,医务工作人员也需要承担因此带来的经济及法律风险[2]。在护理工作中,有时很多看似简单的操作都伴随一定的风险,包括技术风险。人身风险。经济风险等[3]。为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行冠心病介入术的患者100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25~75岁,平均年龄(57。5±3。7)岁;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24~75岁,平均年龄(57。1±3。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风险管理:①术前管理: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实施术前健康宣教,并未患者介绍手术的过程以及主治医师的技术水平,使患者得到安全感,保证患者情绪的稳定。指导患者进行平卧时深呼吸-屏气-用力咳嗽,较快手术中机体排泄造影剂的速度,同时告知患者如何在床上进行排尿。手术当日给予患者备皮。泛影葡胺皮试。佩戴腕带以及做好安全交接。②术中管理: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协助主刀医师顺利完成手术,在手术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发现异常后及时告知医师并立即采取措施。③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应先将患者置于CCY病房,对其进行常规心电监护,观察患者的心电示波。生命体征等,指导患者饮用1000ml~2000ml的水,同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1。3观察指标调查两组患者在围术期期间发生的护理意外事故,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其中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意外事故发生率观察组意外事故发生率为6百分号,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百分号,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百分号,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百分号,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冠心病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的特点,但是并不意味这手术毫无风险[4]。患者在手术结束后会出现尿潴留。皮下血肿。迷走神经反射。造影剂相关肾病等并发症,若处理不当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医疗风险管理专家认为,临床上任何的活动都与风险或效益有直接关系[5]。因此,降低护理工作中认为的危险因素,是保证护理服务质量的重要任务。护理人员应规范操作技能,熟练掌握各种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认真排查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同时积极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将风险降至最低。在本次调查研究中可以看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观察组患者围术期护理风险意外事故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证明了实施风险管理可提高医护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减少事故的发生。
护理风险管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手术潜在性伤害及满意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