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干预对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180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格法将其分观察组及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骨科术后护理,观察组进行健康教育。心论文网理护理。生活护理。疼痛护理。止痛干预。功能锻炼等护理干预。采用VAS疼痛判定标准评价两组患者术后2。24。72h的疼痛程度,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后2h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72h的VAS评分分别为(3。60±1。33)分。(2。43±1。03)分,低于对照组的(4。41±1。48)分和(3。91±1。1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89百分号高于对照组的88。89百分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疼痛护理干预明显降低了骨折患者术后的疼痛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整体的护理工作水平,值得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6)17-0100-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6。17。053
骨折是临床常见的外伤,其中大部分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以保证患者得到良好的固定,而手术后带来的疼痛等会直接影响患者术后的睡眠和休息,同时还会影响患者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不利于术后的功能恢复[1]。为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以往临床多使用单纯药物镇痛,其效果并不理想[2]。本院在临床工作中,对骨科手术患者采用疼痛护理干预,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180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97例,女83例,年龄16~88岁,平均(48。32±15。09)岁;疾病类型包括:胫腓骨骨折。股骨干骨折。手外伤。踝部骨折和坐骨结节囊肿等;将1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观察组及对照组各90例,两组性别构成。年龄大小。病情严重程度。骨科疾病类型。手术及麻醉方式等基本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骨科术后护理,观察组进行下列疼痛护理干预。
1。2。1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耐心详细地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手术的重要性。手术疼痛产生的原因及注意事项等,积极做好术前后的宣传工作,缓解患者心理压力。
1。2。2心理护理患者在手术后,护士要主动热情地为患者进行服务,为患者摆放良好的肢体位置,耐心地回答患者的各种疑惑;通过图像等向其讲解有关骨折治疗的知识,消除其内心的顾虑[3]。为患者进行护理工作时,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尊重患者的各种需求,并尽量满足;为患者建立多种社会支持系统,共同鼓励患者。
1。2。3生活护理手术前为患者设置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并减少病房内的宣教,保持病床单位的整洁干燥,及时为患者更换衣物[4]。手术后根据患者术中。术后具体情况,以及出现疼痛不适的原因,给予相应处理,使患者在术后有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不必要的干扰。
1。2。4疼痛护理认真听取患者的主诉,观察其对疼痛的反应,并认真评估其疼痛的程度,避免患者过度夸大和掩盖疼痛;在检查和治疗。护理时动作应轻柔。准确,尽量减少疼痛的刺激,对骨折部位要重点保护;使用放松训练和音乐疗法等,缓解其疼痛感;使用电视。书籍。报刊等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保持切口清洁。干燥。无菌,密切观察切口有无红。肿。热。痛等感染症状,注意切口有无渗血。渗液。敷料脱落等,有引流管者应注意引流管护理,若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处理。术后有石膏固定时,检查末梢循环情况,观察石膏是否过紧,并给予护架保护,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减少肢体肿胀,减轻切口疼痛[5]。
1。2。5止痛干预根据患者疼痛程度,适时使用镇痛药。物理镇痛等方式。使用镇痛药之前需评估引起患者疼痛的原因,严格控制药物剂量,结合患者自身情况。药物代谢情况等选择性地使用止痛药,避免出现呼吸循环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并认真观察药物所致患者的不良反应,尤其是第一次给药后[6]。
1。2。6功能锻炼护理人员通过有效的沟通提高患者对功能锻炼的认识,为患者提供功能锻炼等知识,如患者有肢体肿胀等,可通过抬高肢体缓解,并指导患者进行骨关节的屈伸活动,从而提高肌肉锻炼的力度,促进患者的恢复。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采用VAS疼痛判定标准评价患者术后2。24。72h的疼痛程度[7]。(2)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3)以问卷形式调查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共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百分号。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VAS评分。住院时间比较
两组患者手术后2h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72h的VAS评分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89百分号,高于对照组的88。89百分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57,P<0。05),见表2。
3讨论
骨折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外科疾病,目前临床上对于骨折患者的治疗,大都首选手术治疗的方式,但手术治疗中存在严重的问题,即术后疼痛[8]。患者术后疼痛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患者性格。情绪。对疼痛的敏感度等主观因素与环境。社会文化背景等客观因素,更多的疼痛是由心理因素造成的,与手术操作对机体造成的伤害。术后特殊体位与固定物应用。术后功能锻炼等因素有关;患者不同,其耐受阈值不同,同种程度。性质的疼痛在不同人身上表现的轻重程度不同。疼痛是临床工作中经常面临的一个问题,它会加重术后应激,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而且还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以及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极不利于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的提高及其预后,积极有效的术后镇痛对手术后患者具有重要意义[9]。骨科手术后疼痛是由于手术创伤所引起的一种严重不适的感觉,传统护理无针对性,往往是等待医生指示而进行护理,在骨科疼痛护理中亦只是遵医嘱用止疼药物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实施疼痛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感觉:向患者普及健康教育,让患者充分了解术后疼痛所带来的弊端,纠正患者既往对疼痛的不正确理解。镇痛药物使用的成瘾性及依赖性等,正确引导患者对疼痛的认识,有效减轻患者的身体疼痛[10]。实施心理护理,给与患者必要的解释,重视患者的疼痛感觉,在排除异常情况下,积极采取心理方面的护理与指导可有效调动机体内在的抗痛能力,使得疼痛-消极反应-疼痛加重的恶性循环得以切断,使疼痛减低到最低程度。对患者给予适当的止痛药应用,对患者的术后疼痛治疗起到很好的效果,减轻了患者的疼痛;生活护理保证患者充分休息,以恢复体力,缓解不良心理反应,达到消除或减轻疼痛的目的[11]。实施疼痛护理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增加疼痛耐受力,同时也可以使患者心情舒畅,全身放松,进而减轻疼痛。本文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手术后2h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72h的VAS评分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通过综合护理干预,护患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促进了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使护士的健康教育和各种护理操作都能得到配合,患者对护理工作更加满意,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8。89百分号高于对照组的88。89百分号(字2=4。57,P<0。05)。
综上所述,采用疼痛护理干预相比骨科常规护理能提高患者的疼痛的阈值,明显降低骨折患者术后的疼痛感,降低患者的痛苦,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日恢复,从而整体提高整体的护理工作水平,值得临床应用。
疼痛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