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胃癌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499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397-01
胃癌作为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个强烈的应激原,通常会对知情患者的情绪状态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并对患者病程及转归起着决定性影响。随着科学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不断研究和深论文网入,心理护理模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显得越发重要。本次研究对患有胃癌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现汇报研究过程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在2011年4月――2013年4月抽取80例患有胃癌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中男23例,女17例;患者年龄34-71岁,平均年龄(50。7±1。2)岁;患病时间6个月-7年,平均患病时间(1。8±0。4)年;观察组患者中男22例,女18例;患者年龄36-72岁,平均年龄(50。9±1。1)岁;患病时间4个月-8年,平均患病时间(1。9±0。3)年。本次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患病时间等自然指标方面进行组间比较P<0。05,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数据可进行对比研究。
1。2方法
1。2。1对照组护理方式采用常规胃癌护理模式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
1。2。2观察组护理方式在常规胃癌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模式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主要措施包括:①热情周到的接诊;②加强护患之间的有效交流;③为患者提供病情必要信息,矫正患者错误认识;④帮助患者战胜自我重新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⑤在最大程度上争取患者技术的配合。
1。3观察指标选择两组患者的病情控制时间。住院接受治疗总时间。在治疗期间的心理状态等指标进行对比研究。
1。4数据处理研究期间所得数据全部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处理,采用数加减标准差(χ±s)的形式对所得所有计量资料进行表示,并对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如果P<0。05,我们则可以认为数据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病情控制时间和住院接受治疗总时间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接受治疗后(8。85±2。03)d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共计住院接受治疗(13。26±2。61)d;治疗组患者在住院接受治疗后(5。92±1。71)d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共计住院接受治疗(9。02±1。97)d。两组患者病情控制时间和住院接受治疗总时间比较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2。2不良心理状态情况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胃癌护理后,12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焦虑情绪,15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抑郁情绪,17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紧张情绪,9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恐惧情绪;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后,2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焦虑情绪,2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抑郁情绪,3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紧张情绪,1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恐惧情绪。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心理状态比较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3体会
通过对胃癌患者在治疗期间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心理护理,可以从精神上给予患者总够的安慰。支持。鼓励,帮助其迅速有效的重新树立起对自己和医生的信心,保证期能够更加认真的对待胃癌治疗,胃癌患者由于对专业胃癌知识缺乏科学详细的了解,认知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通过护理人员对病情进行详细的讲解,可以对患者重建平稳心态起到有效的帮助作用,使其与病魔战斗的动力显著增强。
心理护理在胃癌患者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