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对64例胆囊结石者术后疼痛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应用在胆囊结石手术后患者中对于疼痛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行胆囊结石手术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措施,记录两组患者论文网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持续时间。术后疼痛VAS评分。护理满意度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应用在胆囊结石手术后患者中能够缩短患者疼痛持续时间,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胆囊结石属于肝胆外科的常见疾病,一般临床上采用保守治疗常效果不佳,因此在临床上往往需要采取手术治疗,腹腔镜下采用胆囊切除手术时目前治疗胆囊切除最为常用的方法,具有创伤小。痛苦轻微。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但是手术作为外界刺激源依然会给患者带来不适[1]。我院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应用在胆囊结石手术后患者中取得了满意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础资料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32-67岁,平均年龄(42。35±4。18)岁;对照组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31-68岁,平均年龄(42。83±4。21)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采取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干预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外科护理措施。
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实施临床护理,首先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评估,查找患者发生疼痛的原因,依据患者疼痛程度。部位与发作的时间确定术后产生疼痛的原因,针对因素使用计算机网络查询文献并制定实施临床护理计划,评价患者的护理效果。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疼痛持续的时间,术后患者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对患者疼痛进行评定,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一端为0表示无痛“,另一端为10表示最严重的剧痛“,让患者根据自己所感受的疼痛程度,在直线上作一记号,表示疼痛的强度。在患者出院后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从医疗技术水平。护理服务等方面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评价。
1。4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22。0软件分析,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术后疼痛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详见表1。
3讨论
手术作为外界的刺激对患者产生较强的反应,术后的疼痛属于复杂心理生理活动,因此是临床上术后常见的症状,主要包含了伤害性刺激作用在机体引发的痛觉和机体对于伤害性刺激的疼痛反应,而且会伴随着患者情绪改变产生变化。研究发现不同原因引发的疼痛性质不尽相同,比如牵涉痛表现为钝痛,胆瘘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剧烈疼痛,以往的普外科护理认为腹腔镜手术对患者伤害小,因而术后疼痛不应用镇痛药物,这源于人们对镇痛药物认知存在的误区,过分的夸大镇痛药物成瘾性,因此容易造成患者在情绪上产生波动,导致患者在术后可能会出现疼痛,影响患者休息以及术后康复效果,降低了手术的质量。
我院针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出现疼痛采用了循证护理干预措施,通过提出护理问题即患者对于手术后疼痛耐受情况以及敏感性不同,术中建立人工气腹后手术视野较窄,因此直观性。立体性较差,在对组织器官分离时容易对脏器的牵拉较大,产生牵涉痛;通过对文献库的资料进行查询结合以往临床护理的经验确定了以下一些护理措施,包括应用止痛药物。增加吸氧时间。进行腹带加压包扎。局部按摩以及转移视线等方式有效地降低了患者可能增强疼痛的因素,有效地缓解了术后疼痛。循证护理通过可以利用的适宜护理研究依据。既往护理人员的技能与护理经验同时结合患者自身的需求3个要素进行有机的结合,强调了个体化。整体化。创造性的护理模式,通过临床护理让患者在心理。生理与社会各个层面之间均达到最大的满足或者最大限度降低患者的不愉快心理,让临床护理工作做到有据可依,有证据可循。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疼痛持续时间。术后疼痛VAS评分。护理满意度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应用在胆囊结石手术后患者中能够缩短患者疼痛持续时间,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循证护理对64例胆囊结石者术后疼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