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一层式车站站台还包括出入口及通道。车站的规模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站台的长度, 一般设计为轨道交通列车长度加上 1 至 2 米的停车偏差距离;站台的宽度通常受远期预测客 流量、列车编组长度、楼梯及自动扶梯位置以及列车运行间隔时间等因素影响;站台与站厅 的高差一般为 3 米[24]。
站台按形式一般分为岛式、侧式及混合式站台。岛式站台利用率高、管理集中,乘客折 返方便,但客流交叉易使乘客乘错方向;侧式站台通常应用于高架车站,乘客分流良好但换 乘和管理相对不便;混合式站台主要用于两侧站台换乘,也可适应列车中途折返的要求。岛 式站台如图 2。4 所示:
图 2。4 岛式站台
2。2 乘客流线概述
在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上,由于乘客的进出站、换乘等活动,形成了具有了一定规律的流 动路线称为流线。
2。2。1 乘客流线分类文献综述
以轨道交通车站客流为研究对象,按乘客的出行目的不同,分为进站流线、出站流线和 换乘流线。
1、进站流线 由于乘客从车站外部的不同方向集聚进入站内乘车,进站乘客流的形成是一个从分散到
集中的集聚过程。进站流线又称聚集流线,指乘客通过出入口进入轨道交通车站内部站厅, 经过购票、安检、通过闸机、自动扶梯或楼梯到达站台直至乘车的整个流动路线。乘客进站 流程如图 2。5 所示:
图 2。5 进站流线
2、出站流线 出站流线是进站流线的逆过程,指乘客下车后由站台的自动扶梯或楼梯进入站厅,再由
检票闸机、出入口由站内疏散。出站客流的形成是一个从集中到分散的疏散过程。乘客出站 流程如图 2。6 所示:
图 2。6 出站流线
综上可见进出站流线都具有线路相对简单、流线明确的特点,但由于站内空间有限,存 在服务设施通过能力不足及衔接设施之间能力不匹配等问题,在高峰时期常常在自动扶梯等 集聚性设施前造成拥堵。
3、换乘流线 随着轨道交通路网逐步完善,可达性大大增加,人们选择轨道交通出行越来越方便,也
形成了乘客在轨道交通车站进行换乘到达目的地的路线。换乘流线指的是乘客乘某线路由一 车站下车,通过站台和站厅内的导向标识设施,与同站下车的乘客分流,经换乘通道乘坐另 一条线路上车。
换乘流线不同于进出站流线一样简单清晰,由于乘客的出行目的不同,需要在同一站点 换乘的乘客与出站乘客下车后形成交叉,特别是在高峰期人流拥挤时段常造成拥挤和混乱。 另外由于车站的地理位置导致结构设计的多样性及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都会增加流线设 计的复杂程度。乘客换乘流程如图 2。7 所示:
图 2。7 换乘流线
2。2。2 乘客流线特点
轨道交通车站乘客流线主要具有三大特点: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QQ752018766*
1、多样性。流线可以根据乘客的出行目的,分为进站、出站和换乘流线;还根据在站内 的流向又可分为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流动,或者依据功能区划分流线。
2、复杂性。乘客在站内完成上下车换乘及出站的过程中,换乘乘客与出站乘客存在着交 叉,而不同流向的乘客之间也存在交叉,在高峰时段常发生拥挤混乱,主要依靠于完善的导 向标识设施进行集聚和疏散。
3、连续性。乘客出行目的明确,进入站内后连续地通过一系列服务设施完成上下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