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社区教育,指的是在一定区域内,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开展的旨在提高区域内全体社会成员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服务区域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其实质是“人人参与教育,人人接受教育”的社会大教育。 社区教育的基本理想包括:第一,为社区内每一个居民提供均等的受教育机会。第二,修正教育体系内对某些社区内群体接受教育权利的排斥,从而让他们获得受教育的机会。第三,增强社区内弱势群体生存的信心,提高追求幸福的信念,进而增强其幸福感,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文献综述
(二)社区教育的形式和特点
1.我国主要的社区教育管理的形式:
(1)街道辖区型。街道辖区型的主体是政府的行政管理,它以街道办事处为其中心,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参与,从而充分发挥社区资源的最大的优势。
(2)学校辐射性。这种教育模式能让社区参与者从社区出发去了解社会,并认识社会从而适应社会。这种模式虽然受欢迎但是在现实中开展程度却不够。
(3)资源自助型。学习者自己制定学习的目标和学习方法,学习活动大多由学习者自己掌握,而教师仅仅只是一个资源角色,而且学习地点也可以很灵活,因而具有“自助”的特征。
2.我国社区教育的特点
(1)社区教育的社区性。不同类的教育形态、多种教育机构和力量以及各种教育资源和教育因素之间的相互协调,形成一个整体的“教育合力”。
(2)社区教育的灵活性。社区内各种教育机构应该根据社区居民的需求去灵活开办学习内容,至于学习形式,社区居民可以选择自己方便的方式去接受知识。
(3)社区教育的“三全”性。 “三全”是指全员教育、全程教育、全方位教育。
(4)社区教育的目的性。社区教育的真正目的是通过社区教育提高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从而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据此促进社区的全面发展,实现和谐社区的目的。
(5)社区教育的特色性。社区教育是每个社区根据自身社区的发展特点去制定教育大纲和规划的,具有自己的特色。
二.社区教育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
近些年来,社区教育在国家政策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出现了发展良好的势头,在一定程度上取得显著成效,但是社区教育发展还很不完善,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我认为主要还存在三个问题:
(一)对社区教育的认知度、认同度还不够
社区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一部分,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教育理念的实现载体,对社区的建设和发展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但是在现实中,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对社区教育的作用和地位认识不够透彻,只是停留在表面做形象工程,实施运作相当滞后,不能与人的教育需求相适应。结果导致社区教育的工作具有很大的人为性质,因人而兴、因人而衰,领导的重视却成了社区教育兴亡的关键。实际上,社区教育作为利国利民的好事在一定程度上应该形成规范,能像学校教育那样,发挥育人的作用。可是现实中却成了地方领导表现的工具,上级如果检查就临时做做样子,不来检查就又放弃了,对社区教育的认识限于表面。
(二)社区教育发展不平衡
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同、思想认知度不同,使得全国社区教育水平还存在很多不平衡,东部高于中西部,城市高于农村。社区教育专职人才方面,高校毕业生愿意到经济发达地区从教而不愿意到贫困地区从事相关社区教育工作。基础设施方面,发达地区资金充足,在设施方面经费投入大,中西部则经费不足,设施落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加剧了社区教育的不平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