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西藏堆龙德庆县新农村建设的财税对策
近年来,西藏堆龙德庆县全县城乡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绩斐然:农民居住环境和生活设施状况明显好转,农民收入的持续较快增加,农村环境和农民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改善和提高根据统计资料显示,2013年底全县35个村,进村主要道路为论文网柏油路的达到了90百分号,全县各自然村村村通公路。通电。通电话。安装有线电视。农民居住环境和生活设施状况明显好转。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民收入的持续较快增加,农村环境和农民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改善和提高。农民家庭设备用品迅速普及。交通通讯消费明显增加。本文就堆龙德庆县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战略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财税对策建议。
1。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到2015年的目标是:建成经济持续发展。村容明显改善。城乡统筹发展。基本实现小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到2020年的目标是:建成繁荣富裕。和谐文明。城乡融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具体目标是:
农村经济活力持续增强。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强化科技支撑,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强农业的生产。生态。文化和教育等综合功能。农业总产值年增长9百分号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年增长15百分号以上。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比重到2015年达60百分号以上,到2020年达到70百分号以上,实现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和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村交通。通讯。水电。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牧民人均住房面积25平方米以上,到2020年,所有行政村全部达到整治要求。
农牧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逐步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0000元,恩格尔系数30百分号以下。建立健全功能完备。布局合理的公共服务体系,让农牧民享受到便利。安全。高效。多样的公共服务。
农牧民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建立面向农村和牧区劳动者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达到全覆盖,人均筹资额达到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2百分号以上。城镇低保标准按城镇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的40百分号确定,农村低保标准按城镇居民低保标准的60百分号确定。
农牧民综合素质整体上升。全面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水平,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加强农村。牧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基层民主管理水平。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全县文明乡镇达到80百分号以上。
2。基本原则
2。1。发展为重。惠民为本。始终把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第一位,不断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竞争力。以增加农牧民收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着力解决农牧民最迫切的问题,不断提高农牧民生活质量。
2。2。长远规划。逐年推进。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和分阶段实施项目,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分步实施,扎实推进。
2。3。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认真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和领域,增强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
2。4。党政主导。农民主体。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政府在制定规划。完善政策。组织协调。宣传发动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农牧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能动作用,合理配置资源要素。
2。5。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从实际出发,根据各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牧民群众承受能力,合理确定建设目标和任务,实事求是,量力而行。
3。建设重点
3。1。发展现代农业,夯实产业基础
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建设新农村的产业基础。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农业物流产业。全县现代农业发展首先要在5年内实现七大目标,即在七个乡镇建设7个大型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立14个现代农业龙头企业,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达到200万亩,创10个名优农产品,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60百分号,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5百分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协会数量达到70家。
3。2。实施创新举措,推进村企合作
按照一年起步。两年见效。三年小变。五年大变“的思路和要求,把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典范。按照自愿合作。互利互惠。合作共赢,一对一联系的方式启动村企合作共建新农村工作,紧紧围绕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转移就业,从企业和农村实际出发,找准双方利益结合点,积极探索,创新载体,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新颖。富有成效的合作开发生产项目。通过公司+农户“形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3。3。解决一保五难“,着力改善民生
从改善民生,推进农村社会建设的高度出发,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以解决农村一保五难“问题。即落实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解决好贫困农牧民住房难。就医难。饮水难。行路难和子女上学难的问题。
3。4。推进村庄整治,改善人居环境
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建设县。镇。村三级文化设施和活动场所,实现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村有文化活动室,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加快建设村卫生站,实现村村有卫生站。结合建设绿色。和谐。生态堆龙德庆县的目标,鼓励农牧民在房前屋后养花种树。推进公交服务进村,在有条件的村设客运站点,进一步方便农牧民出行。建农村垃圾收集点,逐步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3。5。加强社会管理,构建和谐农村
全面推进维稳工作,加强社会管理,构建和谐农村。注重从源头上减少不稳定因素和化解社会矛盾,加大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加强基层组织政权建设,使全县农村社会呈现和谐稳定的良好发展局面。
4。相关制约因素分析
在堆龙德庆县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通过调查分析主要有四大主要制约因素:
4。1。土地政策制约。三十年土地承包责任制要求农民承包田相对稳定,这对跨户。跨组调地造成很大难度,村级组织对土地的调控能力差。
4。2。规划制约。土地利用规划以原有居民点为主布置,布点数量多且分散。规模相对较小,而新农村规划布点少,规模相对较大,两者差异比较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很难调整统一。
4。3。财力制约。全县新农村建设资金基本是靠上级政府立项拨付,存在有一定程度等。靠。要“的现象,地方资金筹措困难,影响了全县新农村的建设。
4。4。思想制约。农牧民的传统恋土心理,不愿舍弃故土和习惯了的自由和分散居住环境而去搬进新农村集中居住区,制约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5。政策建议
5。1。是积极培育新型农民。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了科技文化知识普及和专业技能培训。
5。2。是促进新型农村经营组织体系的形成。在现有的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按照新型农村经营组织的要求,通过财政入股,减免税收,关于专项财政资金等方式,帮助其转变。
5。3。是大力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加强了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农村疾病预防控制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业的能力。
5。4。是是巩固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事业。逐步加大了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投入,建立和完善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5。5。是全面落实了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村都在醒目位置设置了公开栏。公开板,及时向群众公开。公布村级的财务支出和社会事业项目,让农牧民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切实维护了农牧民的民主权益。
5。6。是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各级财政公共投入力度,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投入机制,不断增加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比例和额度。
5。7。是规范支农资金的统筹使用和管理,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对由社会资本牵头的一些基础设施投资和公益性支出,出台鼓励政策,如通过财政贴息。信贷担保。税收优惠等措施给予扶持。
5。8。是充分发挥援建帮扶政策。开展援藏。帮扶。企村共建“工程。发挥各方的积极性,不断加大城市人才。智力资源对农村的支持力度,规范人才市场,建立人才引进机制和政策,引导和动员一切社会力量,特别是援藏部门。帮扶单位和工商企业以及各类人才共同参与全县新农村的建设。
基金项目:2014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构建西藏特色新型农村经营体系研究编号:14XMZ049)及西藏自治区重点学科中国少数民族经济。财政学“研究成果。
关于促进西藏堆龙德庆县新农村建设的财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