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5)10-0070-02

一。研究背景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3)明确了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和课程教学要求,要求翻译能力必须能借助词典翻论文网译所学专业的文献资料和英语国家报刊上有一定难度的文章,能翻译介绍中国国情或文化的文章。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以及英语世界性的凸显,外语界已达成共识:外语教学不仅是语言教学,更是文化教学。但是,外语教学不应该只注重学习和了解目的语文化,还应该将传播本民族文化作为外语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是指把英语作为外语的学习者用恰当的。符合英语国家人民表达习惯的英语表达方式来表述中国文化的能力[1]。该能力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运用能力和中国文化知识的掌握能力。由于跨文化交际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双向交流,所以,中国大学生学习英语不仅要懂得如何同外国人进行成功交际,了解异域文化,同时更要学会用英语准确表达中国的事物和概念,从而介绍和传播本土文化。可见,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应该是中国大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和传播中国文化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如何提高大学生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应引起学界的高度重视。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使得人类文化得以产生和传承。语言教学必须重视文化导入。然而,近些年,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英语教学的教材和课堂偏重目的语文化导入,高校普遍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而且,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导入严重缺失,令人堪忧。当前研究仅限于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调查及提高途径[2]。缺失[3]和中国文化渗透等几篇论文[4]。可见,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研究刚刚起步,现有研究主要停留在现状调查方面,对研究培养和提高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对策也是浅尝辄止,而且针对农业院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中国文化表达能力的研究更少见。本研究调查甘肃农业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尝试提出改善非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教学策略,旨在为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一些教学启示,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和英语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促进弘扬和传播中国文化,推进双向的跨文化交际,有一定现实意义。

二。研究过程与结果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调查甘肃农业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知识的掌握和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以期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有益建议。

(二)研究对象

被试为甘肃农业大学非英语本科专业学生(二年级学生,共256人),学生来源广,代表性强,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较高,时间投入多,上课时间集中,能保证问卷发放与回收。

(三)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包括问卷和测试。问卷由考查中国文化常识的20道单选题和20个中国文化特色词语组成。测试为书面表达,要求被试不借助任何辅助工具,用英语任写一篇介绍中国文化的短文。问卷利用课外时间随机发放,在规定时间独立完成。调查于2014年4月进行,发放问卷260份,收回256份。问卷答案依据中国文化通览(辜正坤主编,2006)提供。

(四)研究问题

本研究主要调查甘肃农业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掌握中国文化知识的情况。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现状及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五)研究结果与分析

问卷部分20个单选题调查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包括耳熟能详的人文。地理。民俗风物。饮食等基本文化知识。具体而言,将调查结果分为A。B。C三级,分别指正确率低于40百分号。40百分号―60百分号和高于60百分号。A级中的正确率最低,包括:四大园林,儒学核心,四书五经“,永乐大典“,科举制产生的朝代,宋初四大书院,宴席礼仪中的客位。B级属中国文化基本知识,包括天下第一泉,四大菜系,现存最早的文字,京剧,敦煌石窟,清明上河图,初唐四杰,学生的掌握情况也不容乐观。虽然C级(四大高原,四大发明,四大盆地,佛教,端午节)的正确率相对较高,但考查内容属于常识。总体而言,虽然学生的正确率为68百分号,说明他们基本了解地理。风俗等文化传统,但一旦涉及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结果差强人意。比如,大部分学生不知四书“包括哪些典籍;不懂礼仁“的含义;甚至不知公认为世界上最早。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

准确翻译20个中国传统文化词语,在一定程度上能真实反映学生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为了直观,也将调查结果分为A。B。C三级。A级(低于40百分号)中所列词语翻译的正确率最低,包括:春联,仁政,脸谱,中庸之道,生肖,四书五经,剪纸。处于B级(40百分号―60百分号)中的词语(馒头,农历,粽子,压岁钱,红楼梦,年)主要涉及风土人情,属于中国文化的基本知识,学生的翻译情况也不尽如人意。至于C级(高于60百分号)中的词语(除夕,书法,佛教,故宫),虽然正确率较高,但结果不容乐观,因为高中生也能正确翻译。

至于测试部分,大约30百分号的学生交了白卷。绝大部分学生选择了较为熟悉的春节“主题,却因无法正确表达贴春联。放鞭炮。走亲戚。发红包。包饺子。看春晚。守岁。团圆等春节风俗,导致英文表达言之无物,词不达意。

本次调查反映出甘肃农业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知识欠缺,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极度欠缺,充分说明大学阶段仍应继续加强中国本土文化知识输入,英语教学应重视中国本土文化导入,提高学生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

三。原因分析

如前所述,本次调查表明,甘肃农业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知识欠缺,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极度欠缺,原因如下:首先,甘肃农业大学地处偏远的西北地区,相对于发达地区的高校,对外交流较少,学生很少有实践机会进行跨文化交际。其次,甘肃农业大学招收的学生主要来自农村地区,这些地区的英语教学仍沿袭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传统教学,学生学习英语的首要目标是应试,习惯于为应付考试死记硬背单词,很少关注文化知识的学习,更谈不上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导致语言知识不能活学活用,造成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低下。再次,甘肃农业大学绝大多数英语教师自身的素养有待提升,具体表现在教师队伍年轻化,多数教师无出国学习经历,这无疑造成了英语教师本身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薄弱,成为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欠缺的一大原因。四。对策

(一)转变教学观念,制定新的教学大纲

文化虽是宏观概念,却具有鲜明独特的民族性。因此,学者们一直认为,在目的语的学习过程中,不能忽视或抛弃母语文化输入。无独有偶,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生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应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交中,能进行有效的英语口语和书面语交流。由于跨文化交际是双向交际,这意味着目的语文化表达能力和本土文化英语表达能力地位均等,还意味着大学生在语言文化的学习过程中,还肩负着输出中国文化的重任。从某种意义上,输出“重于输入“,才能适应教育与国际接轨的实际需要。因此,外语教学必须转变教学观念,重视中国文化输入,才能适应教育与国际接轨的实际需要。从宏观上制定新的教学大纲,明确中国本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把中国文化纳入大纲,规范中国文化教学的实施细则,采取措施培养学生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

(二)调整课程设置,改变教材内容

要提高学生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还应调整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鉴于当前鲜见有关中国文化的英语教材的事实,教学管理部门应从宏观上调整课程设置,如增设中国文化外宣“等课程,多开设一些诸如中国典籍。诗词英译赏析或中国特色文化翻译等公选课程。在教学安排上,应将培养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教学目标渗透到英语五项学习技能中。

(三)强化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素养

在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英语教师承担着语言教学与文化传播的双重任务,不但应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底,还必须提高文化素养和跨文化意识。因此,只有加强英语教师文化教学方法和理论培训,鼓励参加各种中西文化交流研讨会,才能不断提高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胜任文化传播使命。

(四)完善测试制度

由于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一直重视语言技能测试,文化知识测试被长期忽视,致使学生忽视文化学习。为了提高学生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应在测试中加入中国文化知识的考查,考试成绩应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高度相关,测试内容应涵盖日常生活。文化习俗。礼仪和中华文明等方面,测试形式多样,全方位考量并巩固学生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针对甘肃农业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表达能力极度欠缺这一现状,如何让他们从异域文化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中国文化传播者?如何促进平衡。有效的双向交流?这不仅是本研究的初衷,也是教育管理部门。教材编写者和外语教育者亟待思考解决的问题。

农业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研究

上一篇:农业院校计算机实验室信息网络安全分析【2518字】
下一篇: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构建研究【1716字】

青藏高原林业资源的可持...

青岛地区外来农业病虫害...

陕西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系...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发...

适應新形势 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2454字】

贫困山区现代农业发展路径探析【6894字】

贫困地区农业职业教育发...

AT89S52单片机温度警报器的设计+PCB电路图+程序

债务对财务管理的影响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巨蟹男一眼就喜欢的女人...

新旧會计制度衔接中高校...

ASP.net教学互动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风雨像生货郎旦》试论

高职校企合作开发机制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solidworks叠合楼板生产线设...

上海中小學生沪语使用情...

列车信号采集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