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界对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直到20世纪70年代,社会支持作为一个科学专业术语,首次在精神病学文献中提出,但国内外以及各学科之间对于社会支持的定义至今都未达成共识。Cobb[10]把社会支持定义为一种信息;Cullen[11]认为社会支持是个体从社区、社会网络或从亲戚朋友获得物质或精神帮助。1986年,肖水源[12]编制了一套含有十个条目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把社会支持归纳为三个维度: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
近年来,我国关于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研究多处于定性分析阶段,主要是根据国外学者的调查来描述我国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现状。对于社会支持的研究比较多样化,主要分析了社会支持在不同人群中作用,如孕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但对于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研究还不多。有学者在针对大学生的研究结果中发现,社会支持程度与应对方式之间存在着较强的关联性,高的社会支持度会产生更积极的应对方式。另外,采取不同应对策略的毕业生感受到的就业压力也存在差异,成熟型应对策略的大学感受到就业压力最低。就业压力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负面作用[13],社会支持对抑郁有负向预测作用[14]。因此邱慧燕[15]提出假设,大学生就业压力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着负向联系,高的社会支持可以降低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带来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只有正确了解预毕业本科生(即预期毕业的大三、大四年级的学生)就业压力的来源及相关影响因素,才能更有效的减轻就业压力,增强身心健康。因此,本课题拟通过调查分析杭州市预毕业本科生就业压力与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因素,初步探寻增加社会支持,减轻就业压力的途径,以便给予他们正确的压力调节和疏导,为减轻毕业生就业压力提供有实践性的参考,为今后进一步通过社会支持情况来预测毕业生就业压力的研究提供基础。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首先选取杭州师范大学以及杭州下沙高教园区中其他文科和理科全日制本科院校各2所,根据选中学校的专业设置,将专业分为文科、理科、工科和医学四大主要类别,以年级为单位分层,随机抽取大三和大四(医学即为大四和大五)年级的几个班级,再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所随机抽取班级内的全部成员进行调查。每个学校抽取100人,即各年级抽取两个班,约50-60人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83份,回收率96。6%;回收后剔除不合格问卷,有效448份,回收有效率92。8%。
2。2 测量工具
采用大学生就业压力问卷测量大学生就业压力,各长度版本均适用,此次采用59项目版本评估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六个维度,包括职业素质评价、就业竞争环境、自我认识与定位、就业心理预期、缺少求职帮助和专业供求矛盾,六维度得分之和为就业压力总分。问卷填写完成约需4分钟,受试者采用五分制从(1)无压力到(5)有很大压力进行各项评分。问卷各维度与问卷的相关系数在0。695~0。902之间,有良好的内容效度,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538,结构稳定[16],能较好的用于测量大学生就业压力。来自优Y尔L论W文Q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evalued scale,简称SSRS)用于评定社会支持,各长度版本均适用,此次采用肖水源的10条目版本,包含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三个维度,三个维度得分之和为社会支持总分。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表中“同事”改为“同学”、“邻居”改为“室友”、“配偶”改为“恋人”,去掉“儿女”这一项。问卷填写完成约需2分钟。改动过的量表在大学生中重测,重测信度为0。92,各条目的一致性在0。89~0。94之间,分量表和总量表的相关系数为0。724~0。835[17],内容效度较高,已被广泛用于评定社会支持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