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究的理论基础
1.1相关概念的界定
1.1.1农村实用人才
农村实用人才是指拥有农村户口 ,为农村的教育、经济、卫生、科技文化等各项事业做出重要贡献,并起着示范或带头作用的劳动者。他们往往具备一定的知识与技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优秀代表,更是中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依据当地的产业发展,农村实用人才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综合而言,主要包括技能型人才、创业型人才、管理经营型人才、专业型人才、乡风文明型人才、公益服务型人才等六类。而近几年,中宣部、中组部等会联合农业部每年开展表彰先进农村人才的活动,根据2008年优秀人才的相关材料显示,中国农村实用人才主要概括为:种植养殖型人才、经营创业型人才、技术推广型人才、行政管理型人才,就目前而言,这四类人才是农村实用人才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能工巧匠型人才往往是一些经验丰富的专门从事手工或者建筑方面的专门人才,他们成长于农村,在实际生活中发挥重要的带头作用与辐射作用;技术推广型人才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他们对农业技术有自己的理解,主要从事推广最新的农业技术与农业发明,并负责维修农业机械;种植养殖型人才属于传统的农村人才,主要依托自己在种植或养殖方面的专长,在乡土具有较高的影响力,逐渐转变成种植大户或养殖大户;经营创业型人才则对个人的素质要求很高,既要具备种植养殖技能,又能把产品推销出去,还能根据现有的资源建立生产基地或者农产品加工厂等,在活跃农村经济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行政管理型人才主要是指村干部,村干部的思想素质与政治素养较高,在日常工作中负责本村的生产生活,是执政能力的体现。
1.1.2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传统经济学认为,农村经济的增长要素包括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的投入,然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生产力的推动力量主要表现在劳动力的综合素质上,即劳动者所拥有的科学知识、技术水平和文化修养上。因此,农村人力资源应该是具备文化、思想、技能等综合素质的农村劳动力,应该是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向前发展的基础资源。现阶段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要突破以往人力资源研究多集中于企业的格局,以农村人力资源为对象,从思想观念、教育、医疗卫生、制度、环境等多角度、多层次,重视人力资本投资,挖掘更多人才,把农村的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
1.2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起源于经济学领域,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创立。该理论认为物质资本是指物质产品上的资本,主要包括机器、设备、厂房、土地、原材料、货币等,而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人身上的资本,即对生产者提供教育、职业等培训的支出以及生产者在接受教育培训时的机会成本的总和,它表现为存在于人身上的各种生产知识、劳动与管理技能及综合素质的存量总和。
事实上,人力资本理论不可能降为一种单一的理论,只是作为资本理论在一些经济现象中的运用存在,它本身是更全面的新古典研究框架的一个分框架。综合来讲,人力资本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四个:(1)人力资源是所有资源中的最主要资源。(2)在经济的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3)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因此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4)教育投资应该以市场供求关系为依据,以人力价格的浮动为衡量尺度。
1.3人力资源开发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