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摘要本论文先使用5,6-二胺-1,10-邻菲咯啉(dap)分别与2-吡啶甲醛和2,6-吡啶二醛反应合成配体:2-吡啶基-咪唑并[4,5-f][1,10]邻菲咯啉、2,6-吡啶基-咪唑并[4,5-f][1,10]邻菲咯啉,然后分别将这两种亚胺配体与刚性双膦配体:4,5-双(二苯基)膦-9,9-二甲基氧杂蒽(xantphos)以及亚铜在常温、氩气气氛中反应,合成得到两种混配型的刚性双膦亚铜化合物。通过荧光发射光谱、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表征方法研究了其结构和发光性能。50600

    该论文有图11幅,参考文献12篇。

    毕业论文关键词:刚性双膦配体  Cu(I)配合物  发光性能

     Study of synthesis and luminescent properties of rigid diphosphine cuprous complexes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ligand 2-pyridyl-(imidazo[4,5-f][1,10]phenanthroline) and 2,6-pyridyl-(imidazo[4,5-f][1,10]phenanthroline were synthesized through reaction of 5,6-diamine-1,10-phenanthroline (dap) with pyridine-2-carbaldehyde and pyridine-2,6-dicarbaldehyde, respectively. Then two different imine ligands were used to react with rigid diphosphine ligand 9,9-dimethyl-4,5-bis (diphenylphosphino)-9H-xanthene (xantphos) and cuprous salt at room temperature under argon atmosphere forming two mixed-ligand cuprous compounds of rigid disphosphine. The luminescent properties and structures of cuprous complexes are studied by UV-vis absorption spectra, infrared spectra and fluorescence emission spectra.

    Key Words: rigid diphosphine ligand  cuprous complexes  luminescent properties

     目  录

    摘要--Ⅰ

    Abstract-Ⅱ

    目录--Ⅲ

    1 前言1

    1.1 Cu(I)-膦配合物研究进展1

    2 实验部分--2

    2.1原料与试剂--2

    2.2仪器与测试--2

    2.3亚胺配体的合成2

    3 结果与讨论---4

    3.1亚胺配体-亚铜-双膦配合物的合成4

    3.2红外光谱-5

    3.3紫外-可见吸收光谱5

    3.4荧光光谱-6

    4 结论-7

    参考文献--7

    致谢8 

    1 前言

    磷光材料具有能量低、发光寿命长等特点,科学工作者将磷光材料技术应用于太阳能转换、生物探针、化学传感、电致发光以及生物成像等领域[1],然而大部分发光体系集中于有机荧光分子,拥有d6,d8和d10电子构型的重金属配合物显示了较强的自旋轨道耦合,能导致高效的聚集诱导磷光发射[24]。发表的文献报道基本集中在铱Ir(III)、铂Pt(II)、锇Os(II)等贵重金属,而这些贵重金属资源稀有、价格昂贵、毒性较高的原因限制其不能广泛应用。故而,人们将研究转移到了成本低廉、资源丰富、毒性较低的亚铜上,并研究合成了一系列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能的亚铜配合物。

    双膦亚铜配合物在有机化合物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在各个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因为它们拥有多变的结构和良好的配位性,而且Cu(I)配合物在新陈代谢、均相催化等领域[5]也具有越来越突出的作用,所以一直受到化学研究者的重视。随着化学工作者对双膦亚铜配合物不断深入地研究,国内外合成了一系列双膦亚铜配合物,并且研究发现,具有刚性、大体积双膦配体的亚铜配合物具有更好的发光性能,因而本论文使用刚性双膦配体4,5-双(二苯基)膦-9,9-二甲基氧杂蒽(xantphos)合成双膦亚铜配合物,并初步研究了它们的结构和发光性能。

    1.1 Cu(I)-膦配合物研究进展

    1979年,McMillin课题组第一次用Cu(PPh3)2NO3和NaBF4合成了[Cu(PPh3)4]BF4,再与邻菲罗啉配体合成了亚铜-二亚胺-单膦化合物[Cu(PPh3)2(phen)] BF4,并在77 K条件下、检测其在370 nm激发产生的发射光谱,发现其化合物的发射寿命相对较长,并且有一点红移[6]。2005年,Peters研究组[7]以大体积和刚性的氮膦为配体,合成了Cu(I)配合物Cu2(PNP)2,其在溶液中光致发光量子产率(PLQY)高达65%。在此研究基础上,他们课题组在2007年,使用双膦配体PP和氮膦配体PN合成了一系列关于[Cu(PN)(PP)]+配合物,通过研究这些配合物的表征,发现其配合物均具有较高的发光效率,最大发射波长随配体变化而变化。 2014年,李秀玲课题组[8]将[Cu(CH3CN)4]ClO4、3,8-二溴-1,10-邻菲罗啉(BrphenBr)和桥联双膦配体(Ph2P(CH2)xPPh2,x = 1, 4, 5, 6)在二氯甲烷溶液中混合,在室温、源!自`优尔'文"论(文`网[www.youerw.com氩气气氛中反应得到四个产率较高的双核配合物[Cu2(BrphenBr)2(Ph2P(CH2)xPPh2)2](ClO4)2。这类化合物在溶液中发光较弱,固态时发光较强。研究发现化合物有良好的聚集诱导磷光性能,而且能够成功地应用于活细胞成像,为发光生物成像领域磷光探针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1. 上一篇:用不同尺度直径的微球来优化传感器的性能
  2. 下一篇:NHC促进的γ-吡喃酮的合成
  1. 柔性含氮配体和刚性羧酸...

  2. 掺氮石墨烯-氧化亚铜的合...

  3. 中性咪唑-1,3-双(二苯基膦...

  4. 中性咪唑-1,2-双(二苯基膦...

  5. 纳米氧化亚铜的制备与表征

  6. 规整形貌氧化亚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7. 咪唑并邻菲罗啉-亚铜-1,...

  8. 高警觉工作人群的元情绪...

  9. 现代简约美式风格在室内家装中的运用

  10. 江苏省某高中学生体质现状的调查研究

  11. g-C3N4光催化剂的制备和光催化性能研究

  12. 巴金《激流三部曲》高觉新的悲剧命运

  13. NFC协议物理层的软件实现+文献综述

  14. 中国传统元素在游戏角色...

  15. C++最短路径算法研究和程序设计

  16. 浅析中国古代宗法制度

  17.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About

优尔论文网手机版...

主页:http://www.youerw.com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