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物质文化,是指老师和学生共同创造和使用的,反映班级成员的价值观、信念和精神面貌且被人们直接感受到的客观存在物。[6]班级物质文化主要包括教室整体环境的布置、学生的座位安排、板报的布置几个方面。教室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是教师传道授业的主要阵地,作为班级文化建设最基本的方面,班级物质文化建设要能够营造一种温馨和谐的学习氛围,突出本班级的特色,凝聚班级成员的向心力,为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奠定物质基础。在教室整体环境的布置上,笔者认为,无论是围绕教室的前后黑板,还是南北两侧的墙壁,或是张贴班训、名言警句,或是设计班级优秀作品展示栏,班主任尽可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本班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规划,并让学生参与到其中,这样才能让每个成员都有一份归属感,有家的感觉,最终形成班级特色物质文化。但在与各班班主任的交谈中笔者了解到,由于当前学校看重教学业绩,对学生的教育以“分”为重,落实到班级中,则形成了教学中心的领导模式,班主任过多地将精力放在了提高教学业绩上,导致对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不够重视,教室的空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多数班级除了前后黑板,四周全是空白状态,有的教室甚至后黑板的板报长期都处于空白状态,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数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更乐于在丰富多彩,直观形象的环境中学习。而当前教室的环境布置过于单调和乏味,调动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势必对学习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果产生负面影响。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QQ752018766-
(二)班级制度文化缺乏民主性
一个稳定的班集体,需要一套合理有序的制度来规范。班级制度,是指教师在教育方针的指导下,结合社会zhuyi道德观念等制定的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7]如果说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是基础,那么班级制度文化就是维持教育教学活动有序运作的有力保障。要想构建一套合理有序的班级制度,就应当以民主的机制来调动班级全体成员的积极性,发挥每个成员的作用,共同参与制定班级制度,提升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但笔者通过访谈了解到学校有的班主任在制定班级制度时,为了省时省力,尽快制定出一套规范制度投入到班级运作中,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也没有落实民主性的原则,甚至不考虑制度制定得是否全理,是否能够真正促进学生发展。比如在制定班规时,不和学生商议,自己一人决策,之后将班规张贴到教室墙壁上。在奖惩上,有的班主任这样规定:每次考试后,前几名的学生会得到一定数量的笔记本,但这些笔记本却是由排名最靠后的几名学生购买,经班主任之手,再发放到优秀的学生手里。这样的规定乍一看,貌似公平,但实行起来只会产生弊大于利的效果。总体看来,在整套班级制度的制定过程中,学生都没有参与到其中的机会,一直处于接受者和被管理者的地位,他们碍于教师的权威,对班规有意见却不敢提出来,只能被动的接受班级制度的制约,久而久之会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给班级管理带来一定难度,这种制定班级制度的方法产生的负面效果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