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工程教育的历史沿革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3-0148-03
一清末民初“的开创时期
(一)重实轻理“的传统科技观
纵览科技发展史,可以发现农。医。天。算是少有的成体系的学科,这些成体系的论文网学科中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指向实际应用。从另一方面也反应出科学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浓厚的实用主义色彩,可以说这种实用主义的特点既构成了科学技术本身发展的动力,同时也制约了科学技术的发展[1]。科学技术产生于实践,同时服务于生产实践,正是出于实用主义的需要,科学技术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地发展。但是,在古代科技发展进程中,由于过分地重视这种实用性,忽视了科学技术本身的内在逻辑即对科学技术经验的理性总结。这样就导致了在科技发展中出现后劲不足的现象,使得近代科技的发展几乎是停滞不前,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这种现象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原因,不仅仅有体制的原因,而且还有文化的因素。所以,在这种逻辑的引导下,西方的科学技术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其次,是体制层面上的原因,在古代中国,普遍盛行着学而优则仕“观念,这样也就意味着在中国最优秀,最可能把经验升华为理论的知识分子,都选择做官而远离对科学技术的追求。这种现象一直到清末的时候的仍然很盛行,很多做官的人都把科学技术当作奇技淫巧“而加以蔑视[2]。
(二)北洋大学――现代工程教育的肇始
近代以来,中国教育的宗旨不断演变,随着洋务学堂的兴办,张之洞在劝学篇中,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概括了办学的指导思想,1906年,中央学部明定教育宗旨为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它保留了中国传统的封建主义旧学,要求学生为清政府学习操练,学习科学技术,以适应半殖民地半封建军事。经济的要求。它同样体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精神实质。为近代工程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北洋大学建立于1895年,也就是中日甲午战争的第二年,建校的初衷旨在通过学习美国等西方先进国家的工程教育经验,来拯救笼罩在危机之中的中华民族。作为中国兴办的第一所新式工科为主的大学,北洋大学分设头等和二等学堂,其中,头等学堂相当于本科,二等学堂相当于预科,修业年限均为四年。头等学堂设有工程学。冶金。采矿等;二等学堂设英语。哲学和各国史鉴等课[3]。聘美籍专家为总教习,并以美国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为蓝本参照办学。
作为高等工程教育由传统教育转向现代教育的重要里程碑,北洋大学为高等学校初创时期体系的建立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在当时,北洋大学的学生可以获得去世界名校留学的机会,可同美国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媲美,被誉为东方的康奈尔“。
(三)起步中的民国时期工程教育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成立,著名的资产阶级民族教育家蔡元培任教育总长,对封建的旧教育进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造。4月,蔡元培在关于教育方针的意见中提出新的教育方针,指出要通过注重道德教育来促进实利教育的发展,其中实利主义教育系指智育,进行生产和知识技能的教育。新方针是对半封建半殖民地教育宗旨的否定,是中国教育的一大进步,也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教育的一大胜利。而实业教育的发展,也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民国初年的工程教育改革,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第一次系统的改革,也是高等工程教育史上的一大进步。但它也存在不少缺点:首先,它仍保留有封建主义的因素,如技术科和工学科还演习封建礼仪;其次,它与国民经济还不相适应,许多方面并不适合中国实际,而且受日本和德国影响较大。但是由于军阀混战,工程教育的发展并无多大转机。
这一时期的国内的工程教育水平虽然并不发达,但国外留学生却以习工程者最为之多。在民国时期,学习实科成为一种潮流。1920年留美同学录曾统计中央经费。省费。清华官费及自费学生,共914人,其学科分配以工科为最多。留学欧洲。日本的学生也以学工程者最为之多,这对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同时,这也是本时期的一大特色。实科类新生百分数逐年增加。并开始超过文科新生的百分数,在这一时期,工科招生跃居第一位,理工科升至第二位。国民政府提倡理工的政策,在客观上促进了工程教育的发展。
二新中国“的发展时期
(一)改造和建设中的工程教育体系
从1952―1957年,是新中国工程教育的调整改造时期。在这一时期,依照苏联的模式,对全国高等院校和工内部进行了调整,改革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制定了一系列发展中等技术教育的措施,从而奠定了新中国工程教育的基本格局。
这一时期,与经济建设相适应,工程教育出现了一次大的发展。从1953年起,进入了经济建设新时期,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以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实现一五“计划需要大批工程技术人才。1953年4月,国家计委向中央的报告关于工业。运输技术人员的现状和培养方法中指出:1952年全国国营工业。运输及地质。建筑。工程系统的职工总数为331万人,其中见习技术员以上的技术人员149040人,占职工总数的4。6百分号,技术人员不足的状况很严重。按五年建设需要计算,共需工业。运输。地质及建筑方面各级技术人员约30万人,需增加技术工人105万人。为适应上述需要,报告指出,技术人员要靠学校培养,所以,一五“期间高等教育以发展高等工科学校和综合大学理科为重点,同时适当地发展农。林。师范和其他各类高校。在专业设置和发展中,注重以机器制造。土木建筑。地质勘探。矿藏开采。动力冶金为重点。这就大大推动了工程教育的发展。(二)苏联工程教育模式的哈尔滨工业大学
在俄国十月GM后,随着中东铁路的俄国侨民越来越多,铁路职工子女也亟须进入高等院校深造,1920年春,随着负责中东铁路监管的美英技术专家撤离,中东铁路及其管辖地区的工程技术人才不足的矛盾突显出来,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一大批俄国学者来到哈尔滨,哈工大作为高等技术学校应运而生。在建校伊始,哈工大就把目标制定为为中东铁路及其附属地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建校之初,只有铁路建设和电气机械工程两个学科建校,旨在培养中俄铁路工程技术人才。其中建筑铁路课旨在培养建筑工程师,电气机械工程科旨在培养机械工程师。这样的办学理念,决定了当时的哈工大面向社会需求,学校所教授的课程与学生所学到的课程与市场和中东铁路建设更为紧密。这使得当时中东铁路周围的建筑物与工厂成为学生进行实践的大课堂。
1951年,教育部提出哈尔滨工业大学要仿照苏联工程教育的具体办法:即培养重工业部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专业的高校理工科教师,并决定每年选拔200名优秀的一线教师,参加苏联工程教育研修班,在苏联师资的帮助与指导下,加强对高等理工科知识的掌握,促进国内理工科教师的整体水平的提升[4]。自此,哈尔滨工业大学正式成为了践行苏联工程教育经验的高等工科院校,也因此迎来了它发展的第一个春天。1952―1957年的五年间,苏联专家大力对哈工大进行支援与建设,先后有69位苏联高级工程师被聘作我校教师。到1961年,受聘的苏联工程师人数达到78人[5]。
这一阶段,的工程技术人员主要靠苏联供给,这些技术人员主要从事勘察。机械。建筑等方面的工作,而在那个时候,苏联工程教育的显著特点是:重视教授系统理论知识;重视基本工程实践活动与实际操作能力;以培养高级工程师为宗旨。这种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对哈工大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那一阶段,哈工大成为了极具特色的高等工程教育之典范。
(三)新中国成立时期的工程教育政策
1955-1956年,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修正草案),对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对高等工程教育提出了要求。为了实现这个计划,政府下决心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校集中人力增设新技术专业。新设专业主要集中在原子能。喷气技术。计算机。遥感技术等。如1955年清华大学增设了工程物理。远距离自动控制。水动力装置等新专业。总之,从1952―1957年,经过院系调整。增加学科。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新中国工程教育体系基本上建立起来了。
1956年1月,总理宣布国务院将组织编制1956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指出在这12年,要注重把西方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应用到我们国家科技建设中最需要的部门中来,使社会主义工业体系更加健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科学技术的长足发展。随后,国务院成立了科学规划委员会,组织600多位科学技术专家制定第一个长期的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1961年前后,国民经济处于困难时期,根据中央关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教育事业进行了全面的调整和必要的压缩,纠正了1958年后出现的左“的做法,1961年9月,中央批准试行教育部拟定的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简称高教十六条“),它比较系统。全面地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高等工程教育建设的经验,强调高校要以教学为主,建立教学。科研。生产劳动三结合的新体制[6]。然而在这一时期,工程教育指导思想上左“的错误并未得到根本的认识和转变。
三。改革开放前后“的调整时期
(一)改革开放前后的供不应求“
文革“的混乱局面,使中国科技人才在那段时期的发展陷入了停滞状态。1966-1978年间,高等学校毕业生累计数比照1949-1965年这段时期有减无增,仅为138。21万人(而1949-1965年的累计数为152。34万人)其中,工科毕业生累计数为52。39万人,理科毕业生累计数为11。7万人,对上一时期基本没有任何进展;1978年,全国工科研究生毕业生数量“甚至戏剧性地骤降至7人,工程人才发展停顿的恶果直接体现在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这一时期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基本也陷于瘫痪状态。文化大GM“期间,工程教育受到了很大的破坏。许多高等工业学校被撤销或被合并搬迁,教学工作完全背离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造成了学校教学质量严重下降。
1978年以后,工程技术教育进入了一个改革与发展的新时期。高等学校拨乱反正,进行了初步调整。整顿,有了恢复和发展。高等工业学校的专业设置,也不断地做了局部调整。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首先表现在高等工业院校与学生数量的增加。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到1990年,全国的高等工业院校已经达到了288所,约占高校总数的28百分号,内地和边远省份都建立了高等工业院校,布局趋于合理。工科大学生人数也大大增长,1990年工科在校大学生74。6万人,毕业生19。7万人,招生20。9万人。
综上所述,新中国的工程教育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有经验,也有教训。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建立中国特色的工程教育体系,这是历史赋予的使命。
(二)中间大,两头小“的工程人才结构
随着高等工程教育体制的改革进程的加快,的高等工程教育培养模式和结构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同时,在建设研究型大学的进程中,也有一些高校在教育改革中迷失了办学的方向,很多高校为了盲目攀比,无所不用其极,追求所谓的扩建,扩招。综合化“。其中高等工科院校更是在这一过程中受到严重威胁,有些工科院校为了加快综合性“大学建设的进程,在专业的设置和学科发展上盲目地追求前瞻性“而忽视了自身的传统优势,造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性专业被忽视,造成了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潜在人才的大量流失。其后果十分严重,首先,导致了这些高校办学特色的消退,背离了教育的本质与社会的真正需求;其次,造成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结构的严重失调,人才队伍状况呈明显的中间大,两头小“趋势,与国家的产业结构严重不符,在工科毕业生群体中,具备创新能力的技术人才与中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奇缺,而大量不具备研发能力的中间部分毕业生数众多,这就造成了当今毕业生社会性的就业困难。(三)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高等教育改革
20世纪末,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经济全球化迅速蔓延,世界各国的竞争愈来愈转向知识和人才的竞争。国家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确立了科技和教育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离不开发达的高等教育,特别是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重要支持。
针对高等教育起步晚,总体发展水平偏低的国情,国家决定集中有限的力量,重点支持若干所国内顶尖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使它们以良好的实力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成为高等教育服务国家战略的中坚力量。在这种思路下,经国务院批准,原国家计划委员会。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和财政部于1995年11月联合下发了211工程“总体规划,开始实施211工程建设“,211工程“是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高等学校和以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7]。经过211工程建设,国内高水平大学的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学校整体实力明显增强,更为重要的是,它唤醒了高校参与国际竞争。冲击世界一流。服务国家战略的意识。但是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的高水平大学在人才队伍。科技创新能力。高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1998年12月24日,教育部正式制订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对世纪之交教育的发展和改革进行了全面的部署。该计划历史性的提出重点支持部分高等学校创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即985“工程)。自主创新能力快速提升,产出了一批代表国家水平的重大科研成果,获得的国家级科技奖励的数量和层次都显著提升。此外,自开始关注一流大学建设开始,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等校成立的课题组在研究时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即一流大学建设的参照系,都是美国模式的。
高等工程教育的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