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班集体是一个微观的社会环境,对人的成长产生直接的影响作用。
一。培养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
首先是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条件,也是教育获得成效的保论文网证。教育的过程是师生之间不断交流的过程,既有各种信息的发出和反馈,又有情感的相互交流。这种互动构成教育。教学的氛围。背景,在师生之间形成了知识场“和心理场“。要有良好的师生关系,作为班主任,在师生交往中应随时注意和调节双方的心理距离。既要有教师的尊严,又要努力形成自身的凝聚力和让学生指向教育者的向心力。这要求我们必须对学生有至诚之爱的真挚情感和态度,从而引起学生心理认同和情感共鸣。正如古人说的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也才能受其术“。同时必须注意师生平等,师生在人格上和真理面前是平等的,充分相信每个学生具有发展潜能。水桶盛水原理“告诉我们,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创设公平的学习情境,让每个学生去体验成功。这样可创造良好的心理氛围,而且可以使学生产生责任感,自觉努力,严格要求自己。
其次是融洽的生生关系的建立。研究表明,初中学生出现了独立性意向和参与社会活动的需要,受人尊重的需要,友谊的需要和交往的需要等等,这种社会性的需求,引起人际关系的重大变化。出现了一种疏远父母和老师的闭锁性“和寻求能坦言相告的伙伴的开放性“趋向。这要求班主任不宜只扮演严加管教的单一角色,而应力求做到既是严师又是良友;尽可能让学生与多位老师建立关系,从而让他们在众多成人影响下从闭锁性“中解放出来。重视生生关系中舆论导向作用,帮助他们在集体内取得一个应有的地位意向,获得自我尊严和自我需求;帮助他们在集体中摆正位置,与家长。老师合作,克服社交中的困难,让学生在这个班级中感到集体的温暖。和谐,在这个集体中学习催人奋进,因自己是集体的一员而感到骄傲,愿意为班级作出努力。
二。培养班级自觉纪律。
自觉纪律是指班级成员在履行纪律规范。规则方面的高度自觉,不仅指学生对纪律的认识,重要的还包括学生执行纪律的积极体验以及遵守纪律的行为意向。当然自觉纪律的形成存在一条由他律向自律转化的规律,这中间要经历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纪律教育与纪律实施带有一定的强制性,重在落实,严格要求,学生受纪律约束也处于被动勉强状态。这是一个最困难的阶段。教育者要巧妙地创设教育情境,让学生在纪律实践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防止产生消极。否定的态度。对不良现象一定要认真严肃予以批评制止,让集体对此也加以谴责,绝不听之任之。接下来是学生比较习惯纪律约束的第二阶段,也是由他律向自律过渡阶段。这时,教育者重点放在学习引导上,增强学习兴趣和信心,使学生把搞好学习与遵守纪律联系起来,认识到纪律是保证学好的前提,特别要注意防止学生表面遵守的两面态度。第三阶段是纪律向班级健康舆论和作风发展阶段,此时教师要抓住时机,不断予以支持。鼓励和及时启示,保证自觉纪律的执行。同时要不断巩固和强化已形成的自觉纪律,这要求班级教育者必须掌握自觉纪律的特征:尊重学生人格,要强调自我控制。相互监督,让学生明白教师是在帮助其取得成功,而不是在命令其怎么做;其次是教师本身一定要以身作则,方能有成效。自觉纪律的形成,良好的集体才能形成和发展,教育才能取得成功。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