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三:信息课学生上网行为观察记录 28
一、前言
随着网络时代到来,网络的使用成为历史必然,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 I C )第37次互联网报告中统计,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到6。88亿,互联网普及率已达到50。3%,中国居民上网人数已过半。其中,2015年新增网民3951万人,增长率为6。1%,较2014年提升1。1个百分点,网民规模增速有所提升。与此同时,整体网民中小学及以下学历人群的占比为 12。4%,较 2014 年底上升1。3 个百分点。中国网民继续向低学历人群扩散,网民学历结构呈低端化变动趋势,初中和小学以下学历网民分别占到整体网民的27。5%和9。2%,人数分别达到1。155亿和3864万,增速超过整体网民 。
目前,小学生已经成为我国网络用户中的重要群体。网络与小学教育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它已经成为小学生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人际交往、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也是在电视之后小学生最喜欢的媒介,同时也影响着学生们的认知、情感、思想与心理等。然而,互联网作为一把“双刀剑”,也对小学生正常的学习和身心健康成长产生了许多不利影响。由于网络既没有空间限制,也没有时间限制,近年来,小学生网络成瘾成为了十分普遍而又比较突出的问题,特别是在高年级学生中,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愈演愈烈,其中,学生群体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以及上网的便利而成为主要“受害者”,这需要我们广大学生家长、老师和社会高度重视。来自优Y尔L论W文Q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
然而,国内外对网络成瘾的研究还存在很多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还存在许多问题。缺乏对网络成瘾流行病学的深入研究,研究仍停留在一般描述层面,尚不成熟,科学有效地为学生提供网瘾治疗方案。当然,也有很多专家和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网络的依赖,这些因素包括:孤独、焦虑、抑郁、自尊、家庭环境、社会支持少从网上形成网络成瘾研究的动机。另一方面,网络依赖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大、中学生。在不同的网络领域导入用户,因为使用不同的媒体有不同的动机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应用,互联网的使用和互联网的动机共同用来满足需求和行为,是行为动机的预测,网络上有不同需求的用户的动机在浏览网络行为是不一样的。因此,本文着重从小学生网络使用动机这个角度来探讨小学生的网络成瘾问题,对其与网络成瘾情况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探究小学生网络成瘾在网络使用动机这方面上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了关于规范小学生上网的相应建议。
二、研究现状
(一)网络成瘾研究存在问题
(二)网络使用动机研究成果
三、相关概念界定
(一)网络成瘾的定义、评断标准和特点
根据网络国际成瘾中心的定义,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又称网络心理障碍、互联网成瘾)是指一种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控制障碍,个体因为无法克制自己从事网络行为的冲动,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网上冲浪,聊天或进行网络游戏等,并间接地对于日常生活作息造成干扰,影响生活质量,降低学习和工作效率,人际关系的疏离,损害身体健康,导致心境障碍,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等消极后果 。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DSM—IV)从过度使用网络、一系列日常行为和人际关系的身心功能减弱两个方面指出:网瘾是一种应对机制的行为成瘾。其症状有:过度使用网络,造成学业、工作、社会、家庭等身体和社会功能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