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性。诊断式教育游戏与一般的电子游戏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无论诊断式教育游戏 还是电子游戏都受到游戏规则的严格制约。作为诊断式教育游戏,其规则更加严格,在一般 的电子游戏所被制定的规则的基础上,还应当保证游戏者进行游戏行为时的健康性和科学 性。游戏者在进行教育游戏时,因诊断式教育游戏所指定的游戏规则,可以更好的进行有 价值的学习。[5]策略性。游戏者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根据自身的游戏情况和游戏的进程,最终为达 到游戏设计者所设定的游戏目的所采取的策略,即为诊断式教育游戏的策略性。为了增加 游戏动机,诊断式教育游戏的开发者和设计者运用事前设计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组合和一 组事件对诊断式教育游戏采取策略设计,以此来提高游戏者的游戏动机。
自由性。诊断式教育游戏的自由性是指游戏者在游戏环境中的教育游戏活动是自由 的。[6]游戏者在游戏中可以以轻松的心理自由的进行游戏活动的安排和规划。游戏者可以 根据自身的需求和进度,自由的选择游戏策略,每位游戏者都可以选择适合自身的方式进 行游戏。
娱教性。诊断式教育游戏的娱教性是指在游戏者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不但能够放松、 自由的进行游戏,感受教育游戏所带来的紧张、兴奋、激动等情感体验,也可以在潜移默 化中,通过诊断式教育游戏获得所需要的知识。诊断式教育游戏的设计者将心理学、教育 学等多门学科的相关知识、理论等多方面的内容相融合,运用该多门学科的相关知识(如: 心理学、教育学等),将游戏的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相结合。诊断式教育游戏追求的最终 目标是达到教育游戏与游戏要素之间有机的融合。[6]文献综述
3.小学学生的心理特征与教育游戏的教育价值
3。1 小学生的心理特征
(1)小学生大多只能注意到事物的整体[7]。例如,教师利用幻灯片来讲解问题,小学 生往往只对整体的画面产生兴趣,而忽视了教师希望通过幻灯片而教授的知识。
(2)小学生的注意力相较于成年人,注意力的时间长短常与兴趣密切相关。一旦兴 趣发生变化,注意力也会随之转移,并且兴趣转移频率较高。小学生的记忆最初仍以具体 形象识记、无意识记和机械识记为主。[8]
(3)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情感不够稳定。例如,小学生可能因为喜欢某 位任教老师或是因为某位任教老师的夸奖,从而对其所教学科产生学习兴趣。也可能因某 位教师的批评而降低对学科的学习兴趣。
(4)小学生大多依赖外界完成自我认识。小学生对教师的依赖较强,对自我评价几 乎完全依赖于教师,容易看到自身的优点,不易看到和反思自身的缺点,并且小学生的认 识水平较低。例如,许多学生在考试后,无论成绩好坏都自我感觉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