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河县位于准噶尔盆地东北边缘,阿尔泰山东南麓,西邻富蕴县,南连昌吉州奇台县,东北同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 280公里,总面积 1。57万平方公里。地处高寒山区,全县辖五乡两镇, 54个行政村,总人口 6万人,由哈、汉、蒙、回、维等 16个民族组成,其中哈萨克族占 76。5%,汉族占 18。2%,其他少数民族占 5。3%。地区经济以农牧业为主,是国家级贫困县。该县办学历史较早,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办学府、建简易小学到流动小学、牧区寄宿制学校到民汉合校、自由择班的教育改革,一直在不断探索新的教育之路、新的办学方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成为我区牧区寄宿制教育发展的典范。研究该县双语教育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既能为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又能为哈萨克族普遍的牧区教育提供经验和指导。
2 青河县牧区哈萨克族小学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1 双语教学基本情况
青河县2002年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2006年被调整为五类地区。
共有中小学校 18所:其中完全中学 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9所 (含完全中学 ),完全小学 8所。共有教学点 17个,幼儿园 2所。教职工 1075人,有教学班 343个,在校学生 9245人 (其中小学生 4892人 ,初中生 3240人 ,高中生 1113人 )。共有 14所学校和 9个教育点开设了学前双语班,有学前双语班 27个, 625名学生。9所学校开设 2+1职业教育班,共有职业教育班 23个, 730名学生。全县中小学校舍总占地面积为 7。 8 万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为6。 5 万平方米 。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为:小学 5。54 平方米 ,初中 7。82 平方米 。论文网
近年来,青河县教育工作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教育为本的指导思想,大力实施科教兴青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地位不动摇,以抓治辍防辍、素质教育为重点,以整合资源、强化基础、深化改革为突破口,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巩固提高两基成果为根本目的,使教育事业实现了稳步、协调、快速的发展,呈现出了普、职、成、幼等各项教育工作竞相绽放的良好局面。
据统计目前,青河县小学入学率达 99。63%,巩固率 100%,毕业率 99。93%,普及率 100%;初中入学率达 99。53%,巩固率 99。69%,毕业率 100%,完成率 95。78%;全县非文盲率达 99%以上,复盲率控制在 1%以内。
全县在校学生11291人,其中,小学生5350人,初中生1872人,高中生1309人,幼儿2595名,“2+1”职业班学生165名。中小学教职工人数1068人,其中,小学专任教师530人,初中专任教师355人,高中专任教师94人。幼儿园专任教师49人。目前,青河县共有在校少数民族学生9460人,“双语”班和民考汉学生7716,占在校少数民族学生的81。6%。其中:幼儿教育段有在园少数民族幼儿2226人,均在“双语”班或汉语班学习;小学段有少数民族学生4675人,“双语”班和民考汉学生4614人,占小学段少数民族学生的98。7%;初中段有少数民族学生1712人,“双语”班和民考汉学生1086人,占初中段少数民族学生的63。4%;高中段有少数民族学生981人,“双语”班和民考汉学生266人,占高中段少数民族学生的27。1%。
所有课程均以汉语授课,另加授哈萨克民族母语(哈萨克民族语文)课程。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增加了民族语文课程以外,其他课程设置与汉族学校统一一致。 而这种教学模式用于汉语师资量较好及教学能力和汉语环境良好的县城里的民汉合校的同时在专业双语教师缺乏和语言环境较差的牧区小学双语班也在采用。 这个模式的目标是通过使用与汉族学校一致的教学体系及所有课程使用汉语授课,尽可能地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学习能力,全面改善和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各课成绩,缩小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的差距[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