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国家认同的含义
国家认同是指人们对自己归属于哪个国家以及对所在的国家的构成,及其国体,政体、经济、文化等的情感认同。只有具有了国家认同,才能把各个民族团结起来,推动我们国家平稳向前发展。国家认同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种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是国家和各族人民的情感纽带。如果我们形成了一定的国家认同,这种认同感就可能贯穿我们的一生以及会对我们下一代的国家认同感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关系
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是紧密联系的两个概念。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在一定意义上是相似的,它们都可以使所处的群体形成一种强大的向心力,从而推动群体的发展,当然它们也都受所处的时代、环境的影响。当然,它们还存在一些不同点。同处一个民族,他们有祖先意识,他们的历史也是一脉相承,对本民族比较忠诚,他们接受本民族的文化,不允许本民族受到外来民族的侵犯。不同的民族表现出不同的民族特质。而国家认同的对象是生活在其中的唯一的政治共同体[3]。它对本国的国民具有约束力和权威性,本国的国民必须遵循它制定的法律法规。就认同与约束力的大小的关系来看,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具有强制性,而民族的一些民约风俗具有宽松性。民族认同感追求的目标是团结,感情的表达比较强烈,它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国家认同,有助于国家的政权稳定和繁荣发展,但另一方面过强的民族认同会产生一种民族狭隘感,只拥护甚至盲从本民族的文化,对其他民族的文化或者主流文化进行排斥,这样就会使得他们淡化了对国家的认同,从而可能会对国家政权的稳定和领土的完整产生不利影响。
二、关于大学生国家认同问题的现实情况及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大学生国家认同问题现状
国家认同是公民爱自己的国家,并且愿意为自己的国家奉献光和热的前提和基础。当代大学生是一个充满生机的、非常活跃的青年群体,他们迅速扩大着自己的队伍,在社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总体来说,大学生认可自己所处的国家,并能为自己所处的国家感到骄傲,同时也能意识到作为一名大学生,自己对国家的发展所用担负的责任。但是,大学生在国家认同的问题上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大学生明白国家对自己意味着什么,他们在国家遭遇攻击或危难的时候也有往上冲的勇气,但他们的爱国表现可能会停留在呼喊爱国口号上。比如说在钓鱼岛事件中,他们会感到很气愤,然后出现了“抵制日货,支持国货”的口号。还有很大部分学生在大学期间把绝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了看电视剧、看小说、打游戏上,对国家的历史文化和时事政治了解很少。由此可知,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主要是内在的,是一种爱国情感,并没有外化为一种行动去了解国家当前所处的国际格局,以及我们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我们现在处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作为大学生首先要具有强烈的国家认同感,这样才不至于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迷失自己,同时也需
要我们以博大的胸怀吸收接纳各民族国家历史的积淀和时代的精华,形成一种新型的开放的国家认同意识。
历史、文化认同是基础,如果没有关于它们的认同,我们不可能形成具有强大力量的国家认同。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历史也是源远流长。比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表达民族情感的一种途径;“龙”“长城”“黄河”等被视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标志。当代大学生虽然满怀一腔爱国热血,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但是在他们当中只有极少数人能够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文化的积淀,以及我们国家当前国情和民风习俗等。由于没有深入的了解,这种情感就不稳定,可能会在受到其他国家文化冲击的时候,显得不自信,不能坚定自己国家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