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不同年级学生的自尊水平与小学生学业成绩的相关分析 6
4、 讨论与展望 6
4。1不同年级男女生的自尊水平分布情况 6
4。2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之间的自尊是否存在显著的差异 7
4。3不同年级学生的自尊水平与小学生学业成绩的相关分析 7
结论 9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0
1、前言
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把需要从低到高分成了五大层次,其中自尊的需要仅次于自我实现的需要,由此可以看出自尊的需要是较高层次的需要。自尊这个话题也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不同于西方国家注重的是个体自身的感受,中国人的自尊的获得更多的带有社会性,更多的来源于外在的评价。在小学阶段,人格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于此同时,小学生的自尊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在小学生群体中影响自尊的外在评价主要是学业成绩。学业成绩是评价学生是否优秀的主要依据之一,也是学生人际交往的准则之一,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很普遍。学业成绩是小学生证明自己能力与获得自我成就感的主要因素。通过与他人比较,学业成绩高的小学生获得的自我成就感也高,从而提高自身的自尊水平。在研究小学生学业成绩与自尊的关系中我们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江苏省淮安市东南小学3-6年级的学生。论文网
1。1 研究背景
自尊虽然是心理学研究的热门话题,但是自尊的定义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在1980年由William James最早提出自尊的概念,他认为自尊是个体对自己抱负的实现程度,即自尊=成功/抱负。后来根据自己对于自尊的理解,国内外心理学家们又提出了不同的定义。(1)魏运华认为自尊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所获得的有关自我价值的积极评价与体验[2];(2)林崇德认为自尊是自我意识中具有评价性意义的成分,是在自尊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对自我的态度体验[3];(3)Coopersmith认为自尊是个体通过社会比较产生的有关自我价值的评价与体验。
综上所述,自尊就是个体对于自身的积极态度,影响着个体行为的形成和发展。对于个体的认知、情绪、心理健康、以及个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4]。文献综述
1。2自尊的结构以及影响因素
自尊的心理结构本质上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多维度的整合性结构。构成自尊的两个因素是理想的自我和直觉的自我[5]。构成自尊的四个方面是人格、地位、重要性以及才智。自尊的影响因素包含着多个层面,既有学校的人际环境、玩伴之间的亲密程度、考试分数,还有长辈的教育形式、家庭经济因素以及性别等。
1。3研究意义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方面在已有对小学生自尊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小学生自尊与其学业成绩的关系,丰富理论成果;另一方面,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揭示小学生自尊发展的规律。增加小学生在学习上地自信,提升其自尊水平,促使其学业成绩上升。
2、方法
2。1量表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使用经典的Rosenberg(1965)量表,共计10道题。计分标准是四个选项:非常符合、符合、不符合到很不符合;当中采用反向计分原则是第3、5、9以及10项。经许多研究结果显示,Rosenberg(1965)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良好,成绩越高,表示自尊水平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