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以山东省的17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各市农业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系统总结各市农业发展的具体情况,了解沿海和内陆地区在农业发展上的差异,并对处于不同农业发展阶段的地区进行系统的归纳,以求对处于不同海陆位置的地区的农业发展情况有一个真实、准确和清晰的认识和把握。对山东省沿海和内陆城市的农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综合的评估,并且对其优势与劣势进行分析,最后再结合处于的不同地理位置的城市的实际情况,分别从沿海和内陆市域农业经济发展上面临的不同新形势出发,创新的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在改革开放即将迎来四十周年之际,对沿海地区的市域农业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创新出能够适应处于不同海陆位置的市域的农业发展模式,是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从理论方面来看,可以使与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工业经济学等具体学科相关的内容不断被扩充,并且能够进一步加快中国经济理论的发展[2]。在实践中,系统总结山东各市农业发展的具体情况,了解沿海和内陆地区在农业发展上的差异,并归纳出能够适应处于不同海陆位置的市域的农业发展模式,进一步扩大沿海城市经济的发展,更好的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又可以为内陆市域的农业发展提供借鉴,使其发展速度加快。
2 山东省各市农业发展概况与数据来源
2。1 山东省各市农业发展概况
山东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北部,是典型的海陆兼备的大省。 山东省有17个地级市,土地总面积为15。67万平方公里,其中分布在沿海地区的地级市分别有滨州,潍坊,东营,青岛,烟台,日照和威海。 这七个地级市的土地总面积为6。9万平方公里,占山东省总土地面积的43。71%[3]。
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的《山东省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要求,在我国“十二五”之际,全省各级政府积极作为、扎实工作,极大的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为“十三五”能够更快的实现农业现代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山东省近年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一直在稳步提升。2015年,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979。1亿元,占全国的8。18%,居全国第一位,年均增速4。1%。农业增加值为2900。8亿元,比上年增长3。6%;林业增加值98。4亿元,比上年增长6。4%;牧业增加值1043。7亿元,比上年增长4。6%;渔业增加值936。2亿元,比上年增长3%。粮食总产量连续13年都在不断增长,达到了4712。7万吨,比2010年增长了8。7%,占全国的7。58%,居全国第三位。蔬菜、水果、肉蛋奶以及水产品的产量分别为10272。9万吨、1703万吨、1483。2万吨、931。3万吨,都是全国第一位,并且分别比2010年增长了13。8%、18。4%、9。0%、18。8%。棉花和油料产量也分别达到了53。7万吨、324。1万吨,稳居全国前列。
2。2 数据与方法
本文所有数据均选自2001年和2016年的山东统计年鉴。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实证分析和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本文研究的主要是沿海与内陆市域在农业发展方面存在的差异是什么以及处于不同海陆位置的城市在农业经济发展结构之间有无相互借鉴之处。对山东省的沿海和内陆市域农业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揭示出所需要探究问题的本质,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定量分析是利用数学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并对数据进行系统的整合再分析,在这过程中总结出,沿海和内陆城市在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上存在的差异。针对定性分析,主要是运用归纳推理等逻辑方法来总结出会对城市农业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内在因素是什么。 只有准确的进行量化分析,并且结合能够揭示事物本质的定性分析研究,才能处理处于不同海陆位置的城市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