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字字面意义上,我们将传闻理解为是一种辗转流传的信息。然而,西方学者在对传闻进行研究时,给出了几种更为具体而深刻的定义。
Knapp(1944)将传闻定义为是一种流传的,未经官方证实的,对事件进行个人理解的消息。他认为,传闻的产生,是人们用于表达自己的各种情绪。而Allport & Postman (1946)则认为传闻是来自于主观情绪的一种推测,所以他们将传闻定义为是由强烈利益相关的人于同种社会媒体中进行传播的来自于情绪推测的信息。论文网
总体而言,我们认为,传闻是一种未经证实,质量程度不高,来自于主观情绪外推,广泛流传于市场的一种信息。
1.3 研究思路与结构
1.3.1 研究思路
我们将从传闻的两大性质:传闻的准确性和媒体的权威性两大角度来分析其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选择这两个角度切入,主要基于如下两点考虑:首先,传闻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可以很好的涵盖传闻的特征。现有文献大都只是考虑传闻对市场的影响,但很少再深入的研究,对于投资者选择行为,如何受传闻的特性影响是极少提及的。2、这两个维度的选择,也具备了客观的现实条件,尽管两个指标的准确度有待提高,但经过对学术界的探索,发现,这两个指标曾被一些公开文献接受,这为该项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1.3.2 本文结构
本文以2009.1.1~2012.6.30上市的创业板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从传闻的准确性和媒体的权威性两个维度,来探索传闻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同时,本文还通过深入分析两个变量彼此之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在利好传闻中,传闻的准确性和媒体的权威性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较大,但对于利空传闻来说,媒体的权威性的影响较为显著,而准确性的影响并不是很显著;而就两变量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传闻的权威性对传闻准确性对市场反应确实具有调节作用。
2 文献综述
2.1 上市公司市场传闻的特性
2.2 上市公司市场传闻对投资者的影响
2.3 本章小结
3 实证研究
3.1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Event Study)来分析传闻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其中选取的传闻具有一定的限制,局限于具有澄清公告的传闻。这是受传闻的数量之大和其难统计的性质决定。选择具有澄清公告的传闻,是由于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便于研究,同时也为响应政策上的要求,即公司需要及时披露可能会对股价产生影响的信息,所以澄清公告是对传闻研究最直接的方式,如果存有一些未披露的其他信息,那也只能表明,该信息对股价的影响不大或不具典型性。文献综述
本文主要研究在传闻(Rumor ,记为R)正式发布日之前,传闻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由于传闻正式发布日与传闻最早出现的时间之间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使得研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我们在进行计算传闻对市场影响的过程中,将窗口期记为[R-10,R],即研究传闻前10日到传闻日的影响。
3.2 主要变量界定
3.2.1 收益变量
(1)非正常收益(ARit):本文采用市场调解法来计算股票每日的非正常收益:
ARit=Rit-Rmt (t=R-10,...)
其中,ARit 表示第i只股票t日的非正常收益率,Rit为第i只股票的t日的实际收益率,Rmt为t日市场的实际收益率。
样本股每天的平均非正常收益率(AAR)为(N表示样本数):
CARit表示股票i在事件窗[t1,t2]内的累积非正常收益:
CAARit表示所有股票在事件窗[t1,t2]内的累积平均非正常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