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气动式热熔成型装置的设计+CAD图纸(2)
4.1气压传动的工作原理 18
4.2 气压系统的组成 19
4.2.1 能源装置及辅件 19
4.2.2 执行元件 19
4.2.3 控制元件 19
4.3 送料气缸的设计计算、选择和校核 19
4.3.1 送料气缸的设计计算和选择 20
4.3.2 送料气缸的校核 20
4.4 压紧气缸的设计计算、选择和校核 23
4.4.1 压紧气缸的设计计算和选择 23
4.4.2 压紧气缸的校核 23
4.5 送料气缸导轨的选择和校核 25
4.5.1 送料气缸导轨的选择 25
4.5.2 送料气缸导轨的校核 27
4.6 气压系统的设计计算 31
4.6.1 气压系统原理图的拟定 31
4.6.2 气压元件的选择 31
4.6.3 电磁铁动作顺利表 33
5. 气动式热熔成型装置的结构设计 34
5.1 送料装置的结构设计 34
5.2 电加热装置的结构设计 35
6. PLC程序的编制 35
总结 36
致谢 37
参考
文献
38
附录 39
1.绪论
1.1 简述
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在促进
经济
发展、提高运输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能耗、排放和污染,这三大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各国都先后出台了相应的
法律
法规,包括油耗法规、碰撞安全法规以及排放法规,以使汽车工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能够避免其带来的负面影响。自2000年来,中国的汽车工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2012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均已超过1900万量,到2012年底,中国的汽车保有量也已突破1.2亿,机动车的石油消耗量已超过全国石油消耗量的40%。如此之大的消耗,使得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成为汽车工业刻不容缓的首要任务。提高燃油经济性,除了改进动力系统,开发新能源之外,另一个方法就是车身轻量化。试验研究表明,汽车(乘用车)每减重10%,油耗将降低6%~8%,排放将减少4%~6%。
汽车车身轻量化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包括产品结构和形状的优化设计、先进的加工技术和轻量化
材料
的合理应用等多个环节。而车身轻量化又要保证汽车的安全性不能降低,因此,采用高强度轻量化材料成为满足轻量化要求和保证安全性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高强度钢板减重潜力大、碰撞吸能性好、疲劳强度高、易成形,但与传统非高强度钢相比,其冲压成形有显著的缺点1. 较大的抗拉强度要求更高的压机吨位和更好的模具材料;2. 高强度钢有较高的屈服强度,定型性能以及贴模性较差,诱发更多回弹,使得成形件形位精度降低;3. 高强度钢在成形中更容易出现拉裂和起皱现象。由于传统成形工艺无法解决高强度钢板在汽车车身制造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近年来,各国汽车行业在高强度钢的开发及热冲压成形技术的研究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并且获得了长远发展。该技术在我国仍属于起步阶段,因此研究热冲压成形技术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所谓塑料热熔成型是在不施加压力和无添加剂的情况下,将塑料粉加于模具中受热,使粉料之间接触部份热熔粘结,未接触部份为无数通孔的成型方法。它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新颖的加工方法。由于塑料热熔成型制品比一般泡沫塑料制品强度大,刚性高、耐热性好,可以代替金属和布、纸基等过滤材料,用于动力机械滤清器颇受欢迎。最早,我厂以硬聚氯乙烯粉料用此法制戈多孔过滤芯,用于机床滤油器一直至今。稍后,威海塑料厂在我厂的协助下,生产热熔成型制品用于拖拉机、柴油机上。该厂还以聚碳酸醋为原料,生产了能经受高温过滤油的滤芯,产品达三十余万只。后来,川王塑料厂又以改性聚碳酸醋、聚枫等生产热熔成型制品。锦州还进行过聚丙烯的热熔成型试验。近年来,热熔成型经过许多厂的改进、丰富和完善,以显示出它独特的优点,引人注目。
共5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上一篇:
基于Fluent模拟的空压机散热设计
下一篇:
继电器盒注塑模设计+CAD图纸
3L液体瓶筒式灭菌自动线总体设计
3L液体瓶筒式灭菌生产线设计任务书
解读杜尚的机械式绘画【3738字】
离心式制冷压缩机國产化...
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的设计与实现【1389字】
汽车机械式变速器輸出轴...
机车空调便携式测试仪【2310字】
医院财务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措施【2367字】
10万元能开儿童乐园吗,我...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
公寓空调设计任务书
志愿者活动的调查问卷表
C#学校科研管理系统的设计
承德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
中国学术生态细节考察《...
AT89C52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
国内外图像分割技术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