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利用菌种驯化,从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得到石油降解菌株,它们都能以石油作为唯一碳源生长。通过高通量测序和16S rRNA序列分析,最终证实了所分离的细菌菌株分别属于无色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该研究将为土壤中石油污染的防治奠定基础。50416
The oil degrading bacteria strains were isolated from oil contaminated soil, which can used the oil as the sole carbon sources for growing. Through high throughput sequencing and 16S rRNA gene sequencing, it was confirmed that the isolated bacteria strains belonged to Achromobacter and Pseudomonas.The research results will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prevention of oil pollution in soil.
毕业论文关键词:石油污染;石油降解菌;高通量测序;16S rRNA
Keyword: oil pollution;oil degradation bacteria ;high throughput sequencing;16SrDNA
目 录
摘 要 2
引言 4
一、材料和方法 5
1.1材料 5
1.1.1 培养基 5
1.1.2 实验仪器 6
1.1.3石油降解菌 6
1.2方法 6
1.2.1菌种分离鉴定 6
1.2.1.1 菌种活化实验 6
1.2.1.2 菌种驯化实验 6
1.2.1.3 DNA提取 7
1.2.1.4 PCR扩增 7
1.2.1.5 目的条带的割胶回收 8
1.2.1.6 连接及转化 8
1.2.1.7 蓝白斑筛选 8
1.2.1.8 菌种鉴定 8
1.2.1.9 系统发育分析 8
二、结果与分析 9
2.1菌种分离鉴定 9
2.1.1形态观察 9
2.1.2 PCR扩增 9
2.1.3连接、转化及克隆 10
2.1.4序列分析 11
三、讨论 15
参考文献 15
引言
石油虽然在人类发展的历程中带给了我们巨大的经济利益,但同时,它也严重污染了生态环境。在人类对石油进行利用的过程中,严重污染了油田周围的大片土壤。然而,石油在环境中的自然净化是一个及其缓慢的过程,所以,若是污染了土壤,不但不易去除,而且残留的时间也很长,使得土壤的品质和农作物的生产量受到影响。若是通过土壤进入食物链,对人和动物的健康也会造成威胁,由此可见,对石油污染的治理是刻不容缓的。石油污染对土壤的破坏作用具体有五点:(1)它使土壤的结构受到了破坏,影响了土壤的通透性;(2)原油通过污染植物的根部影响根对无机盐和水分的吸收,从而对植物产生毒害作用,使得该土壤培育植物的性能受到影响;(3)石油中不容易被土壤吸附的部分会渗入地下,进入地下水,污染其水质;(4)石油会减少土壤中有效氮和有效磷的含量,影响土壤的肥力;(5)石油主要有烷烃、芳烃和环烃组成,这些成分不容易被降解,长期存在于环境中,会对环境中的各类生物造成危害[1]。现在对石油污染的治理包括物理技术、化学技术和生物修复,石油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是一种复杂的多组分均质混合物,根据其在不一样的溶剂中所呈现的不同的溶解程度可将其分为油质,胶质,沥青质三种。采用普通的物理方法或者化学方法去治理石油污染很容易引起二次污染,而生物修复由于其费用低,效果好,并且无二次污染的优点来越多的得到了人们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