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实践依据
教育干预对数学学习困难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和改善不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教育干预不仅丰富了理论知识,而且推动了社会和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的发展。本研究通过对数学学习困难的干预研究,验证了教育干预对数困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和改善的有效性;教师除了使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还应在学习心理上疏导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减轻学业及各方面的压力,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会学习”、“可持续发展”的人。另外对于实践工作者也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教师正确认识不同个体间数学能力的个体差异,科学地实施发展适宜性教育、个别化教学,有利于教师为数学学习困难儿童的学习提供更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选择
2。1。1 被试对象
浙江省杭州市某实验学校的2名八年级学生,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2。1。2 选择被试
根据教育界对数困生普遍的认可,考虑到本研究中个案的特殊性,本研究对数困生这样定义,智力处于临界值,导致数学学业成就低下的原因排除盲、聋、哑、弱智等残疾,但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由于缺乏适当的学习能力或技能造成学习成就低下;需要给予外界辅导才能完成学习任务,智力潜能与学习成绩不相符的学生。简言之,智力处于临界值,但在数学成就方面的表现显著低于相同年龄正常儿童的学生。
选取被试的具体标准:
(1)在普小期间数学期末考试中的成绩处于学校平均分的1。5个标准差以下;
(2)教师评价为数学学习困难;
(3)智力测试得分,排除得分在70分以下的学生,然后随机挑选出2名作为本次实验的被试。
(4)导致数学学业成就低的原因排除其他残疾(如盲、聋、哑、弱智等)。
2。2 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ABC单一被试实验研究法(A指基线期,记录被试的起点状态;B指干预期,对被试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并评估干预效果;C指保持期,评估干预措施产生的延时效果),对数困生进行教育干预和心理干预,通过对比教育干预为主心理干预为辅的干预过程和一般性解题练习,评估教育干预和心理干预的效果。
2。3 测量工具
自编四则运算试题4份,每份试卷包括10道题目,5道口算题,3道混合运算题,2道一步骤应用题。题目类型参考个案实验期间集体授课的数学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内容。
题目举例如下:
① 口算题:125+375= 789-57= 10×4= 21×3=
② 混合运算题:1000×3+129= 24×5-20=
③ 一步骤应用题:教室里有3盒水彩笔,每盒12支。一共有多少支彩笔?
具体计分方法如下:文献综述
得分标准:口算题答对一题记2分,混合运算题答对一题记5分,应用题完全正确(思路、计算都正确)记10分。整份试卷的总分为45分。
扣分标准:口算题和混合运算题答对即得分,一步骤应用解题思路全错,扣全部分数;无法正确列式,扣一半分数;计算错误,一次扣2分。
2。4 研究过程
2。4。1 确定干预对象
干预者通过以上选取被试的基本标准,在该校八年级确定了3名数困生后,与班主任和数学代课老师沟通后,在老师的建议下最后确定了其中2名(考虑到学生实际情况,排除其中1名情绪行为严重者),再分别对2名数困生进行了访谈,进一步了解了学生情况后,对接下来的干预计划进行了介绍,并征得2名同学的同意,确定A同学为实验组,B同学为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