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菁,杨高举(2010)研究表明:“统计假象”问题导致了对各国高技术出口品市场势力的高估,发展中国家高估程度远超过发达国家;中国出口到美国的高新技术产品中,两类产业的市场势力因“统计假象”的影响而导致的高估量最为明显;以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法修正出口价格之后进行估计,因“统计假象”引起的市场势力的高估得到了较好的解决。
Fagerberg以专利拥有数和国内R&D经费投入的增长为自变量、以人均GDP作为因变量,在国家层面上对技术创新与国际竞争力的关系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技术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力之间存在很强的正向相关关系。
龚艳萍,屈宁华(2008)采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 17 个行业从 1995 年到 2004年的面板数据,以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产出和技术创新环境为自变量,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对产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创新产出对产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创新投入,而技术创新环境对产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最小。
竞争力,就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竞争者在竞争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优势、比较差距、吸引力和收益力的一种综合表现力。现在很多学者认为出口竞争评价法是评价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国际竞争力中包含着出口竞争力,出口竞争力可以认为是一种更具体、狭义的国际竞争力,是国际竞争力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产品出口竞争力是指一国的商品在设计、开发、生产、营销、使用包括售后服务等方面在国际市场上与同类其他商品的竞争中表现出来的满足市场需求、占领国际市场份额、获取利润的能力。国际竞争力指一国特定产业的产品在国际间自由贸易的条件下,表现的所具有的开拓市场、占据市场并以此获得利润的能力,国际竞争力的实质是比较生产力的竞争。47595
国外关于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但是在中国,此类研究直到90年代初才开始。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及中国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有关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倍受关注。1980年美国提出了第一份正式的国家竞争力报告——美国竞争力的总统报告,该报告对美国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从国际贸易的角度出发,从最早的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到大卫·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然后是赫可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以及邓宁的内部化优势理论,现在按照新贸易理论的解释,竞争力是某种技术优势、规模优势的反映。此外,许多学者如Markusen (1992)和Riad Ajami(1992)等将其定义为该国出口的份额占世界出口的份额·及其增长。经合组织(OECD)还提出,“国家经济的竞争能力是建立在国内从事外贸的企业竞争能力之上的,但又远非国内企业竞争能力的简单累加或平均的结果”。
1992年,狄昂照,吴明录等出版的《国际竞争力》一书论述了国际市场占有率问题,在对亚太15国和地区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的同时,专门对中国的国际市场占有率的问题进行了讨论。1998年裴长洪出版的《利用外资和产业竞争力》,对中国出口竞争力、外商投资与中国产业竞争力等进行了实证研究。北京大学教授林毅夫认为,竞争优势理论的支持者往往将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两个范畴对立起来,或者干脆使用竞争优势理论来否定比较优势理论。通过证明证实,两种理论相互关系的简单否定基本上是错误的,并提出竞争优势的建立离不开比较优势的发挥的观点。发展中国家只有充分依靠和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才能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以此最大限度地促进自己的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