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可以父子终其性命;不者,海内之所仇,未有得久安者也。”《汉书·鲍宣传》

从以上对“性”的义项分类中,我们发现“性”在古代汉语中是有实在意义的名词。其最根本的义项是对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的抽象概括,而“性格”、“性命”这两种词义则是其基本词义的引申。首先,“性”作“人的本性”之义解释时,有时与“人”在一起连用组成“人性”,这与现代汉语中的“人性”相似,这反映了“性”向双音词变化的特点。当“性”解释为“事物固有特点”时,在语法上,“性”则通常在“之”后面,表示某物的特点,“天地之性”、“水土之性”、“水之性”等,但也偶有以双音词组合出现的情况,如“天性”、“水性”、“常性”等;而在现代汉语中则直接演变成了双音词“本性”、“特性”。而“性”作“性格”、“性情”之解时,其通常放在在形容词前面,表示人的某种性格,如“性愚陋”、“性急”,但在现代汉语中却直接演变成了双音词“性格”。“性”作“性命”、“生命”解释时,也常以双音词“性命”表示。通过对“性”的四种义项及用法分析,我们发现“性”作“性命”解释时,其通常以双音词的组合形式出现,这种情况约占92。5%;而解释为“人的本性”、“事物固有特点”与“性格”时,其单独使用情况较多,各占90。1%,93。8%,71。9%。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性”在古代汉语中是有具体实在意义的名词。2)单音词向双音词的过渡表现了“性”在语音上的冗余化倾向。3)以双音词的形式来表达其义项透露出“性”在语义上的冗余化倾向。

(二)现代汉语中的“性”

“性”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是古代汉语中的单音词了,虽然“性”还保留着古汉语中的一些基本词义,但其用法与部分词义已经发生了改变,其间还受到外语翻译的影响(本文在下一小节将作论述)。本文将对《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性”的义项进行分类,然后再与古代汉语中的“性”的义项进行对比。

上一篇:英汉取名方式及其文化内涵对比
下一篇:没有了

平遥方言中的词缀“圪”研究

冯延巳清丽曲深词风及其成因

敦煌变文假设连词研究与辞书编纂

《花间集》中的屏风词(共91首)

浅析动词和介词的兼类问题以给到在跟为例

三门县方言动词体貌探究

时代之痛成长之痛青春之...

金融产业集聚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碳纤维结构件铺放技术及其研究现状

涤纶短纤维功能性添加剂任务书

冯延巳清丽曲深词风及其成因

科技型员工创业能力调查问卷表

18岁初中學历能做什么工作...

试论高校辅导员如何利用...

30多岁了學什么技术好,...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晚期...

公安教育改革与高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