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盐务机构的迁移

明初设立了6大产盐区(两淮、两浙、山东等),每个产盐区都分别设立了都转运盐使司来管理各自地区。并且清袭明制,两淮仍是重要的产盐区域。洪武三年,明太祖在扬州设立了两淮都转运盐使司,其下辖地势包括淮安在内的三个分司和淮安、泰州两个盐引批验所。最初,淮北盐运分司并不是驻扎在山阳县内,而是驻扎在淮安的安东县,但明中叶以后黄河夺淮入海,苏北水患日益严重,安东更是深受其害,“盐鹾孔道,土沃物丰,生齿藩庶,士知学而畏法,近罹河患,丰歉不常”[7]233,当时位于此地的淮北批验所更是处在河流要塞之地,并在洪水的冲击下多次损毁。值此情形之下,盐运分司只能转而驻于山阳河下,淮北引言批验所也迁到了河下大绳巷(这里是淮所在山阳的第三个驻所,第一个在淮安坝,第二个在河下西思坊),负责护盐的淮北巡检则移驻乌沙河。至此,除了有上文所提的国之新政的实施——运司纳银制和淮盐高质量,同时淮北分司暨监掣也向河下迁移,那么盐商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居于山阳?

(三) 山阳河下的地理优势

当淮北批验盐引所和淮安盐运分司移至山阳河下时,这里就成了淮北第2个盐业集散中心,它有着独特的地理交通条件。第一,河下位于古淮河之畔,从地理形势上看,古淮河贯通东西,航运交往便利。上文曾提到黄河夺淮入海,黄河南流水量多于北流,且大部分流入淮河,致使淮河水流更甚,时间长了,淮河向南的部分有了一个新名称——盐河。不仅如此,淮河还是海上漕运的重要通道、南北分疆的天然标志(到了今天淮安还在这条河上架了一座中间是球体的桥,称为南北分界线)、运盐运兵的商港军港、重臣镇守的军事要塞。第二,河下拥有专门运盐的支家河,可以连接淮北、淮南的盐场,便于管理。以淮河为界的淮南和淮北被合称为两淮,其中淮南的中心是扬州,而淮北的中心则是淮安。第三,河下的西边紧靠着大运河,可以与各销售盐的口岸相连接,提供了转输和往来的便捷。

三、山阳地区徽州盐商的兴盛

徽州盐商们在山阳留下的痕迹影响,远比其它地区的商人大得多,这从现今所遗留的各式街巷、园林以及那有名的青石板路便可知晓。即使是在当时,徽商们也是名噪一时、锋芒毕露。先是徽商之间的联姻便使得各氏家族织成一个庞大的网系,后论他们在朝廷以及百姓间的影响就非同一般。徽商乐善好施常行善事,在民间就已经声名显赫,同时,在朝廷中亦能时常看到徽州盐商摇曳的身姿——结要员举入仕,除了徽商儿郎们本身的才能,其财力也帮助他们顺利的打通了官场,直接接触到了天子,皇帝几次的南巡中都可见到徽商的献贡,不仅如此,皇帝甚至有时还会“邀”徽商们共同赏宴娱乐,这更是一般商人所不能匹敌的。

清人徐嘉的《味静斋文存续选》中曾记载移居山阳的徽州盐商主要是“新安来者,程、汪、鲍、曹”[8]。

在这些迁移的氏族中,尤以歙县程氏最为著名,清末李元庚就曾指出“程氏,徽之望族,由歙迁于河下,凡数支:曰功、曰亘、曰大、曰仁、曰武、曰鹤,皆支分派别之所名”[9]。清朝初年,在此从事盐业的就有十三家程氏族人,且都极为富豪。若论程氏一族首位迁至于此的支系,可从王觐宸《淮安河下志》窥其一斑:“莲渡公,讳量越”、“诸兄皆居扬,公一支来淮,为淮北商,居河下”,[5]137因而可知,程氏一族最早至此的当属程量越一支。(另附两张迁淮岑山渡徽商程氏谱系图)

上一篇:语境教学视野下说明文教学研究以初中说明文为例
下一篇:泇河开通与明清徐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徽州建筑符号图形茬现代...

山阳望社遗民的隐与仕探...

狮子座流星雨茬太阳系吗...

网络直播茬高校學生管理中的运用【3551字】

TMS320F2812直流电机驱动控制器的硬件设计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NPA问题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论乡村旅游业多元化发展杭州西溪古村落为例

企业内部成本控制浅谈【2152字】

声乐教学中的教学创新与师生互动

十七岁的孩子學点什么技...

18岁自己创业干什么,一个...

C#+sqlserver在线旅游订单管理系统设计+源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