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化的韵味。徐莹认为王安忆对上海不同阶层人民的心理,各个时期的风味都有其独特、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错落有致地密布在上海市民日常的琐碎生活中,她喜欢用朴素的语言把那种点点滴滴却又精雕细刻的日常淋漓尽致的摆在读者面前,这种理解也密布在人物之间对话声音中,她的作品中常常描写上海市民生活所说的 “沪语”,可能与她生活的环境有关,而这些“沪语”为她的作品添加了一些方言学、民族学的韵味。
以上问题已经为许多研究王安忆小说的学者所关注,然而其小说中的“是……(的)”结构却很少有研究者关注。“是……(的)”结构具有判断作用、强调功能,对形成这抽象化语言和论说体语言具有重要的作用,更是从未有人探索过,下面笔者即从这一角度进行探讨。
二、“是……(的)”结构的强调功能
文本 字数 “是…(的)”出现总次数 表判断频率 表强调频率
《桃之夭夭》 106468 674 90。50% 9。50%
《香港的情与爱》 56746 681 87。22% 12。78%
“是”主要用来表示判断和肯定这一功能是非常常见的。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桃之夭夭》和《香港的情与爱》中,“是”主要是用来连接主语和宾语,形成“主语+是+宾语”这样的判断结构。王安忆的《桃之夭夭》和《香港的情与爱》中主要是以下两种形式的判断句。
1。宾语从某个方面对主语加以说明。例如:
(1)何民伟是这样一个负责任又有耐心的人。 [1] p(177)
宾语对主语加以说明,说明的方面多样而复杂,可以说明主语所具有的某方面特征、情况或出于某种状态,这样的“是……(的)”结构在现代汉语中最多。例1的“负责任又有耐心”是说明对何民伟性格特征的说明,何民伟是负责任的孩子,他的话不多可是却极其细心、有担当,作者此处对其性格做出解释说明,也就容易让读者理解后面何民伟一系列的行为。这些句子中,“是”的判断功能仍然存在,我们可以给主语补充一些词语,使主宾语相应,比如“何民伟的性格特征是负责任又有耐心”,但补足后不如原句简洁、生动。可见,这种“是”字句隐含了主语的某些内容,表达经济而又简练。在王安忆的小说中,这类“是……(的)”结构最多,尤其是《香港的情与爱》中。《香港的情与爱》篇幅不大,但“是……(的)”表判断结构,却布满在其整个小说。其实不仅仅是王安忆的小说中这类的“是……(的)”结构最多,在迟子建和严歌苓的小说中,“是……(的)”结构也主要是这种用法。文献综述
2。用于说明和解释原因、交代目的等。有申辩的意味在里面。例如:
(2) 女孩们凑了耳朵告诉,是因为家庭的情况,所以不要她。[1] (p147)
(3) 她说她又爱又恨香港,爱是因为它可爱,恨是因为她是个新移民。[2] (p300)
例2中,郁晓秋被舞蹈队莫名其妙的开除,“是”字后面的“因为家庭的情况”是用来解释“不要她”的原因,郁晓球开始以为是因为自己长的比其他孩子成熟导致了一些流言蜚语才被开除,此处得知并不是自身有问题才被开除的,她也因此而瞬间豁然开朗,用“是”有表示申辩的意味,也将郁晓秋开朗单纯的跃然纸上。例3中,“因为它可爱”和“因为她是个新移民”解释了冯佳又爱又恨香港的原因,冯佳的这番开场白凸显了冯佳直率简单的性格,香港让冯佳这个上海弄堂里出来的姑娘可望而又不可及,也正是这一番直率而精辟的话语让老魏瞬间觉得冯佳的坦诚,愿意与其深入接触。在迟子建和严歌苓的小说中,这类“是”的用法基本一致。判断结构中,“是”的用法基本上几位作家都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