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呼兰河畔是萧红的故乡,不仅是她出生的地方,也是创作的精神源泉。可以说,关于故乡的文学作品,是作家经历了离乡后对故乡的怀念方式,隐藏着作家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返乡情结。《呼兰河传》蕴藏着萧红浓厚的返乡情结,这种返归是对故乡记忆的重新修复,同时也是一种记忆基础上的创造和重新编织,源于萧红现实中的某种缺憾、对故乡的怀念以及爱憎交织的矛盾心态。本文将从失落与眷恋等方面,分析《呼兰河传》的返乡情结及其产生原因。74593
毕业论文关键词:萧红;《呼兰河传》;眷恋;失落;返乡情结
Abstract: As the hometown of Xiao Hong,the Hulan riverside was not only the place where she was born, but also the source of spirit for creations。It can be said that the literature which describes about hometown is an approach of memorial after leaving home, under covering a kind of unconscious nostalgia。 Tales of Hulan river contains the Xiao's strong desire to return to her hometown, which restores her memory of hometown。Meanwhile,it is also a kind of recreation on the basis of memory。The inspiration of the book comes from her regret about the reality,her memory complex feeling of hometown。This paper tries to ananlyze Xiao's desire to return to her hometown and causes from the vision of the sense of lose and attachment。
Key words:Xiao Hong ;Tales of Hulan river;attachment;loss;return to the complex
故乡,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基所在,也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文学上常常出现乡愁题材的作品,古今中外的作家对自己的故乡无不怀有深厚的情感,在创作过程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融入自己的主观情感,表现出积极的返乡情结。“情结”最早由荣格提出,《荣格的智慧》中指出:“情结,是一种心理学术语,指的是一种重要的无意识组合、强烈而无意识的冲动。荣格说:‘个人无意识的内容,主要是由具体情绪色彩的情结构成,它构成了心理生活的个体的、自私的方面。’”[1](P12)文学作品中的返乡情结源自于作者的怀乡之情。在中国文学上,我们经常可以见到关于思乡与返乡主题的作品。对故乡记忆通过文学的方式再现出来,是返乡的一种表现形式。萧红对自己的故乡呼兰河也怀有极其相似的情感,关于故乡的记忆有心酸也有美好。作品中表现出对故乡人民的深切关怀,这种浓厚的返乡情结产生于对苦难现实的失落和对美好记忆追寻。
萧红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命运多舛的女作家,从东北边陲的一座小城出走,踏上文学道路。在短短十几年的写作生涯中,大多以中国乡村为背景,展现了农村人民的生存状态。她的作品几乎都与故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表现出对故土的依恋,另一方面表现出对故乡沦亡的忧虑。与《生死场》中对北方人民的顽强抗争的描写不同,《呼兰河传》是萧红晚期的作品,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此时的萧红经历了漂泊与病痛,暂居香港。萧红的目光回到记忆中的故乡与童年,以童年生活为背景,叙述了故乡的社会面貌和精神状态,客观的描写了小城人民愚昧麻木的精神风貌。萧红的根在这里,她在这里出生,在这里长大,这里有她又爱又恨的亲人。有慈爱的祖父、严厉的祖母、冷漠的父亲和继母以及各色各样的邻居朋友。不仅有家人的疼爱,有美好的童年,也有辛酸的记忆。因此,她对故乡的感情也是爱恨交织的,在《呼兰河传》中表现出爱憎交加的矛盾情感。一方面,源于萧红对社会的失落,另一方面,源于对故乡的深深的眷恋之情。论文网
一、返乡的痛楚记忆
返乡,往往是在离乡之后。在北国边陲呼兰河畔的小城,这片土地宁静而荒凉,萧红出生在传统的封建地主家庭。少年时期的萧红逃婚出走,追求自由和幸福。这是那个时代的社会和家族不能接受的,在家乡人的眼中萧红已经是一个伤风败俗之人。在经历了多年的漂泊,辗转来到香港,萧红不能回去也不可能再回到故乡。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萧红饱受病痛和孤独的煎熬,她回首往事,忆起她出生的家庭,除了从小有祖父的疼爱,还有父亲和继母的冷漠。可以说,她是在缺乏父母关爱的环境中成长的,父亲的专制冷酷和继母的冷漠,使她产生逆反心理,在萧红幼小的心灵留下了许多不可抹杀的阴影。正因为这些童年的不幸境遇,造成了萧红自卑、压抑、任性又倔强的性格。这些无疑加剧了萧红日后与家族的对立和决裂,她不顾一切的逃婚,最终选择走上离乡的道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萧红再次回顾故乡的目光更加深邃,看到了故乡社会内部的问题,在理性的批判情感的主导下回顾故乡,内涵更加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