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概述
2.1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在实践中建立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结构和活动程序[2]。教学模式通常包括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和教学评价这五个因素,这五个因素有规律的联系就形成教学模式的结构,通常研究教学模式就是研究教学模式的这五个因素。
教学模式一般具有指向性、操作性、完整性、稳定性和灵活性这五个基本特点[3]。所谓指向性,是指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是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的,在选择教学模式时要根据不同教学模式的特点来选择。同时,教学模式并不是不可触及的虚幻的东西,而是将教学理论的核心理念简化而成的便于理解和运用的教育思想。教学模式的完整性是指教学现实与教学理论达到统一,有完整的结构和各种运行要求[4]。当然,教学模式也不能生搬硬套,要据具体的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模式,体现教学模式的灵活性。
2.2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与学生为了实现同一教学目标,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在教学中所运用的方式和手段的总称。指导思想、基本和具体方法、教学方式这四个层面组成了教学方法论。教学方法是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的统一。教师的教法必须依据学生的学习方法,否则很可能因缺乏针对性和可行性而不能有效地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但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主导地位,所以在教法与学法中,教法处于主导地位[5]。
2.3 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关系
从理论向实践转化的阶段或顺序看,是从教学理论到教学模式,到教学方法,再到教学实践,教学方法是对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具体化,教学模式包含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规定教学方法,属于较高层次。教学方法比教学模式更详细、更具体,受教学模式的制约。教学模式一旦形成就比较稳定,而教学方法则较灵活,具有一定的变性,可随着教学进程的变化及时调整、变动。二者是不同层次上的概念。
3教学模式
3.1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完成相应的教学内容,主要以讲授法为主,教师通过口授和板书的方式讲授课堂内容,而学生则是通过耳听和记笔记的方式来接收知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的教学水平主要反映在授课班级学生的成绩上,课堂完全成为教师展示的舞台,学生的创造性和学习的主动性都被大大削弱。然而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这种教学模式一直是我国学校教学模式的主流。
一方面,大多数教师都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获得知识,或者说是受到传统教育的熏陶而成长的。教师的教育观念一旦形成,就很难转变,因此教育观念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又很艰难的过程,并不是通过几次培训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他们不仅熟悉了自己所教授的知识,也习惯用自己特定的教学方法,没有对教学作更好的设计,只是关注教材上的知识点的落实,不注意领会和理解新课程的教学要求。即便教材不断更新,如果教师的教学观念不能与时俱进,那么也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在与老师的交流中,教师们口头上都认同新的教学理念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但不敢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放手参与课程改革,如果想要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比较困难[6]。
另外,中高考的压力也导致了学校和教师更乐于以牺牲学生的休息时间来提高教师们认为的教学质量。并且探究性学习属于开放式或半开放的教学活动,对于教师也是个很大的挑战,不仅课程设计上有一定的难度,课堂的整体把握和对学生的监管也是一个难题,学生在学习中没有压力的束缚会而放松,从而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并且现在大多是大班化教学,班级里学生较多,探究性学习也较难开展。源'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