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基本观点
“沉默的螺旋”理论是20 世纪70 年代德国传播学家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 E·Noelle-Neumann) 根据联邦德国的议会选举投票时出现的“雪崩现象”,在多年的民意调查和实证研究,得出一系列数据后提出的,是一种描述舆论形成的假说。
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命题:命题一为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人类作为群居动物,总是渴望得到群体的认可与保护,所以当针对一件事情要表示自己的态度的时候,为了防止因为与群体的意见也就是群体的大多数意见不同而被孤立或者受到伤害,往往要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源^自,优尔"文'论.文]网[www.youerw.com,当发现自己的意见与大家一致时,就会更大声的喧哗,当自己的意见与大家的不一致时,就会选择屈服于意见环境或者“沉默”的附和。“群体压力”就是诺依曼验证“沉默的螺旋”假说的论据之一;命题二为“沉默”的扩散和意见的表明是一个螺旋式的传播过程。一方的沉默变相的形成了另一方的增势,使得少数派噤声,多数派喧哗,形成一个螺旋式上升的模式,这也就表现出大众舆论的形成中的“从众心理”。诺依曼当时就表示“任何‘多数意见’、舆论乃至流行或时尚的形成,其背后都存在着‘沉默的螺旋’机制”。 网络时代,虽然联系方便了,但是网络舆论的形成中仍然存在着“沉默的螺旋”效应,纵使存在着新的的变化。针对此论断,将会在下文中以具体案例进行详细论述;命题三为大众传播以营造“意见环境”的方式影响和制约着舆论。根据诺依曼的观点来看,大众舆论的形成就是由于“意见环境”的压力作用于人们自身的“孤独恐惧感”,从而造成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另一方选择“沉默”,社会生活中的“舆论一边倒”或着“关键时刻的雪崩现象”的出现。
诺依曼主要依据“群体压力”、“孤独恐惧感”和“从众心理”三个理论前提证明了“沉默的螺旋”的合理性,虽然在理论和实证上仍然存在着不足,但是其成功之处也容不得忽视:“沉默的螺旋”假说强调大众传播对舆论具有强大的社会效果和影响力, 引进了社会心理机制这个元素,为舆论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沉默的螺旋”假说在网络舆论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二、在网络舆论形成机制中“沉默的螺旋”的变化
“沉默的螺旋”假说中认为一方发现自己的观点与群体的意见不一致时会因为群体压力和孤立恐惧感而选择从众,然而互联网时代强调追求个性,一系列非主流的、另类的现象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所以一些学者开始质疑“沉默的螺旋”的现实适用性。但是网络舆论的形成机制中表现出的种种现象显示出“沉默的螺旋”理论的适用性在互联网时代并没有失效,只是在某种程度上发生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