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柯布和道格拉斯于1926年提出C-D生产函数,基于此,对于粮食生产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进入研究阶段,同时,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起到推动作用。索洛于1957年第一次将技术进步因素包含在生产函数中,并对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许多国外学者釆用定量方法对粮食生产增长因素进行研究并取得相应成果。A.Dobennann(1994)分析了水稻产量变化受氮肥使用和有效磷肥等肥料施用的影响,同时还受到后备土地资源、土壤肥力和粮食作物播种率的影响。ScottRozene(1999)的研究发现, 农作物产出由于农业劳动力人才的流失和农业劳动力素质下降受到中国农业劳动力迁移地负面影响。S.Sanmpundo(2005)等发现了水资源和温度对产量增长的影响并对此进行了定量分析等等。Nico Heerink(2007)指出收入支持政策并不会促进农户达到粮食生产的目标,增加农户的收入允许农户购买更多的牲畜生产投入,这比投入谷物种植更有利可图。国内学者可以借鉴国外对粮食安全的研究,但由于农业的生长环境、土壤质量、播种面积等不同,与中国粮食生产状况相差较大,国外的研究也只能对中国粮食生产起到指导作用。25306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为制定出充分发挥我国粮食生产的措施,我们需要准确的把握我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针对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因素进行了颇多研究。
    1.    在理论研究方面
    王渝陵(1999)认为将影响粮食生产的众多因素归纳成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劳动力要素。要充分发挥农业比较优势,劳动力要素至为重要。我们要应当采取措施不断提高劳动者的文化水平。第二是土地要素。粮食的比较优势能否提高受到土地数量和耕地质量的限制。第三是农田水利设施要素。有效灌溉面积对粮食产量影响较大,而水利设施的建设与有效灌溉面积息息相关。第四是化肥施用要素。化肥施用量与粮食产量有着直接联系,能否合理施用化肥直接决定着粮食产量能否得到提高,因此,我们要对此加大资本的投入力度,进行合理施肥。第五是农机电要素。雷四兰(2002)在创立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指出了影响粮食比较优势的一些主要因素。第一是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第二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第三是农业人才比例。农村人口增长率直接影响着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程度,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多少直接决定着我国农业发展的命运,农业人才的多少又与我国农业能否健康地走上高产、高质、高效的农业发展道路相互关联。肖海峰等(2004)从理论上分析了很多影响粮食比较优势的因素,并将这些因素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土地、劳动、化肥、机械、资本等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第二类是农业技术进步;第三类是农业生产组织与经营制度、国家粮食政策;第四类是各种自然灾害。廉丽姝(2007)根据山东省1961~2000年气象与粮食产量资料, 分析了气候变化、农业自然灾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造成粮食单产产生波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农业自然灾害。郭淑敏等(2009)在研究影响粮食生产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系数的基础上,指出了耕地、水资源状况、有效灌溉面积、农业现代化水平及农业科技水平都会对粮食产量造成影响。论文网
    2.    在实证分析方面
    罗小锋(2007)指出劳动力、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农业机械化水平、自然灾害等都会对粮食产量造成影响。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了重要自然灾害对湖北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并运用了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深入分析了自然灾害对湖北省粮食产量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自然灾害湖北省粮食产量造成重大影响。而在人地矛盾突出、环境危机日趋严重的情况下,单纯依靠增加化肥用量和农机动力投入,并不能保持湖北省粮食产量的长期稳定。刘凤伟(2010)基于河南省县级面板数据,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估计了各类生产要素投入对河南省粮食产量的产出弹性,进而计算了各类生产要素投入对河南省粮食生产增长的贡献份额。研究表明,各类生产要素投入对河南省粮食产量增长的贡献份额合计为 53.25%,其中化肥施用量和有效灌溉粮食播种面积对粮食产量增长的贡献份额较大,其次是技术进步,对粮食产量增长的贡献份额为46.75%。徐振华(2011)等根据实地调研结果运用4个省份的农户生产状况,对产量、养分效率和经济效益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探讨了实现小麦、水稻、玉米等作物高产、高效、高收的限制因子,系统分析了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和水稻的总产量、养分效率和经济效益的现状及三者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目前农户在小麦、玉米和水稻的生产中,能够实现高产、高效和高经济效益的协调的地块较少,多数地块处于低产、低效和低经济效益的状态;农户施肥量的增加并没有带来作物产量的相应提高,说明两者相关不显著,但化肥利用效率与化肥投入量成显著负相关;随着产量的提高,化肥利用效率和农户的经济效益也显著增加,相关达到极显著水平。顾乐民(2013)介绍了最小一乘法和指数型生产函数,将化肥施用量、粮食播种面积、成灾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第一产业就业人数这5个主要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与中国粮食生产建立关联,用最小一乘法对生产函数模型进行拟合,并对中国1983-2011年的数据进行处理。研究结果表明1983-2011年的29年间,化肥施用量和农业机械总动力对中国粮食产量的增长起主要的决定性作用,其中化肥施用量对粮食生产仍在起正影响,而农业机械总动力趋于动态饱和,属于理论上的负影响,但在现实生活中还未呈现相应的负效应;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对中国粮食产量产生巨大的影响,且呈现正向影响。在粮食播种面积在不增条件下,粮食产量依然增长,同时扩大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能够迅速提高中国的粮食产量;成灾面积对粮食生产产生负向影响,影响的绝对量值在增加但相对量值在减小;受到1984-1991年第一产业就业人数逐渐趋于饱和的巨大冲击以及滞后效应影响,第一产业就业人数的减少对粮食增长构成负向影响,随着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进程的发展,这种负向影响正在不断减小。
  1. 上一篇:创意乡村国内外研究现状
  2. 下一篇:网购环境下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的研究现状
  1. FPSO浮式生产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2. 国内外分段生产设计研究现状

  3. 醋酸生产工艺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4. 市微气象对空调削负荷潜...

  5. 海洋平台生产设计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参考文献

  6. 气体爆炸以及气体爆炸对...

  7. 国内外海洋平台分段的生产设计研究现状

  8. 高校计算机辅助教学英文文献和中文翻译

  9. 浅议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策划意识

  10. 浙江省嘉兴市典型蔬菜基...

  11. 松节油香精微胶囊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12. msp430g2553单片机高精度差分GPS技术研究

  13. 糖基化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功能的影响

  14. 油画创作《舞台》色彩浅析

  15. 洪泽湖常见水生经济动物资源现状的调查

  16. 数据采集技术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17. 慕课时代下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About

优尔论文网手机版...

主页:http://www.youerw.com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