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水体中存在溴化物的条件下,随着Br/Cl-(浓度比)的增加,DCA的生成量将下降,与此同时,溴代氯乙酸的种类与浓度则会随之增加;当源水中Br-含量较高时,溴代氯乙酸将成为水体中主要的生成物。有研究表明,当溴离子取代氯以后,其对DNA的氧化损伤作用和遗传毒性都将增强[9,10]。DBA是溴代氯乙酸中含量最多的一种,不仅会引起DNA损伤、染色体损伤,且也有较强的遗传毒性。方城等[11]和孙毅钧等[12]用DBA对小鼠进行体内染毒后,采用精子畸形、Ames、UDS等试验证实DBA具有致突变性、显著的DNA损伤作用以及遗传毒性。文献综述

HAAs与THMs相比具有沸点高、不可吹脱、致癌风险大等特点。因此其危害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流行病学相关研究[11-13]表明长时间饮用氯化消毒水可能是造成人群中消化道肿瘤和膀胱癌发病率增高的重要原因。DCA作为其中含量最高的种类之一,国内外学者对其毒性研究已较为充分,但对本土两栖动物黑斑蛙的生殖毒性效应还不清楚;而溴代氯乙酸虽已有研究表明其比氯代乙酸的DNA氧化损伤能力和遗传毒性更强,但DBA的生殖毒性及相关致毒机理等尚未研究。因此,进一步研究该两种消毒副产物对两栖动物的生殖毒性、致毒机理及其毒性差异有着重要意义。

两栖动物是典型的环境生态安全指示物种。自Wake(1991)在Science上首次报道全球两栖动物种群退化的证据以来,大量文献报道了多种两栖动物种群的衰减问题[14,15]。2004年美国《科学》杂志一项有关两栖动物现状的调查显示:世界上两栖类动物的安全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它们的种类和数量均在急剧减少。Hayes[16]等(2010)在Nature上撰文指出环境污染可能是造成该问题的重要的诱因之一。由于两栖类动物具有特殊的生理特征,其皮肤具有较高的渗透性,易受环境有机污染物攻击,从而对其种群产生一定的影响[17]。两栖动物黑斑蛙在我国广泛分布,已被IUCN(2004)列为近威胁物种,是本土环境污染物的最佳指示物种。因此,本研究以DCA与DBA两种典型卤素取代DBPs作为目标污染物,模式两栖生物黑斑蛙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卤素取代DBPs 对黑斑蛙氧化应激指标影响及其差异,为DBPs对两栖动物种群产生毒效应及机理提供新的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上一篇:学龄前儿童家长对小儿抗生素的认知及使用情况调查
下一篇:温郁金吉马烯A合酶突变体的构建及催化性质分析

白芍内生真菌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研究

自拟七味消毒液茬女性留...

综合护理干预對慢性胃炎...

综合护理干预對慢性胃炎...

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對功...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

针對性护理對功能性消化...

反应物比例在LiFePO4合成上的影响

PLC舰船舷侧隐身门梯集成...

2000元做什么生意挣钱,...

国内外热作模具钢的研究现状情况

《中国好声音》和《中国...

旅游英语专业學生语言交...

临床护理路径茬老年便秘...

中央空调系统英文文献和中文翻译

2023年生育政策二胎還湜二...

MCGS水位PID控制的仿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