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药抗RA的作用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大量的科学家投身到对中药中的提取物进行药理学研究,并取得了不错的研究进展。中药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如苷类、生物碱、黄铜以及萜类等在抗炎、镇痛和免疫调节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青藤碱(Sinomenine,SN)是从青风藤中提取出的生物碱单体,是中药青风藤发挥治疗的主要活性成分。青藤碱可以抑制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单核细胞合成白介素-8(IL-8 )和白介素-1β;通过抑制CD147蛋白的表达,是单核细胞活性降低,基质金属蛋白酶分泌减少,减轻细胞外基质的降解,抑制单核细胞和滑膜细胞的浸润和迁移;青藤碱可以通过激活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PK)通路,诱导巨噬细胞发生凋亡;青藤碱通过抑制核因子-Kβ(NF-Kβ)活性以及激活Caspase-3,使成熟的破骨细胞发生凋亡,青藤碱促使成熟破骨细胞凋亡作用可能是治疗骨质疏松、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骨质丢失相关疾病的主要治疗作用。目前盐酸青藤碱在临床上已经广泛的应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但由于盐酸青藤碱的生物半衰期短,口服生物利用度低,会促进组胺释放,RA是慢性病,需要长期用药,长期大剂量的口服容易引起胃肠道反应(严重者可出现胃溃疡)和肝肾损伤,对心脏也有一定的毒性[4]。所以有必要开发能提高病变部位药物浓度,降低药物全身毒副作用的制剂,文献综述以最小的剂量发挥出最大的治疗效果[5]。
温敏脂质体是脂质体靶向研究领域热点,在正常体温下,温敏脂质体中磷脂膜呈致密的胶晶态排列,药物在脂质体中难以扩散出来;而当脂质体随血液循环经过预先加热的靶器官时,一旦达到磷脂的相变温度,磷脂膜则变为疏松混乱的液晶态,膜流动性增强,进而膜通透性发生改变,致使脂质体内部包裹的药物大量扩散至靶器官中,在靶部位形成较高的药物浓度,如此便能达到局部靶向治疗作用[6]。药物被脂质体包裹后可以实现靶向给药与缓释作用,从而增强疗效、降低毒性,制备成脂质体还可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所以通过利用对病灶局部的温度进行改变,如图1,用微波加热等方法使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局部温度升高,改变脂质体双分子层的通透性,促使药物在局部加速释放,提高生物利用度,药物在治疗部位积蓄,避免药物在其他组织、器官蓄积造成毒副作用,降低药物的全身毒副作用,避免产生耐药性[7]。温敏脂质体通过静脉注射后可以被循环单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等摄取或与之结合,这些细胞之后迁移至RA炎症部位,从另一途径实现被动靶向[8]。不过,尽管脂质体在治疗RA等疾病上很好的应用前景,并有望推进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快速发展,但温敏脂质体领域的研究在国内外上仍处于初步阶段。如何制备出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可控药物释放、特异性靶向和优良长循环型等生物理化性质仍是限制治疗RA等疾病的主要瓶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