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使修复树脂具有抗菌性能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加入一定的抗菌剂,使以共混的形式存在于复合树脂基质中,这种方法比较常见,直接将小分子抗菌剂添加到口腔修复树脂材料中,通过小分子的缓慢释放,从而达到抑制细菌在材料表面生长、繁殖的目的。同时这种方法也存在不足:不能得到具有永久性抗菌性能的修复材料,而且抗菌成分的添加可能会影响到材料的力学性能,机械性能,美学效果等。另一种方法是加入某些可与复合树脂进行共聚的抗菌剂,使抗菌剂以共价键的方式和修复树脂结合到一起,从而克服上述缺点,可见这类抗菌剂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本课题所研究的正是这一类的抗菌剂,。论文网
有关抗菌剂、抗菌材料及其在口腔材料中的应用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1.1 常见抗菌剂/抗菌材料及其抗菌机理
抗菌材料和抗菌制品通常是通过添加抗菌剂而获得。抗菌材料通常是由具有抗菌活性的物质—抗菌剂和载体组成的体系。抗菌制品具有抑菌、杀菌的自动清洁作用。而且,抗菌制品只针对细菌本身进行清洁,一般不会影响制品以外的空间以及用品的微生物环境,对环境相对安全。抗菌剂主要分为有机类、无机类和天然类三大类[5]。
1.1.1 无机抗菌剂及其抗菌机理
无机抗菌剂分为金属抗菌剂和无机非金属抗菌剂,含金属离子的无机抗菌剂是目前市场上的主流抗菌剂[5]。汪俊等通过对银汞合金充填物表面采取菌斑,与健全牙面对比,几周内,发现变形链球菌的数量明显减少,推测汞和银释放到达牙表面,从而对变形链球菌产生了抑制作用[6]。银离子及其化合物的抗菌机理:接触反应抗菌机理:银离子通过接触反应,对微生物共有成分造成破坏或者产生功能障碍。当微量的银离子到达微生物细胞膜时,因细胞膜带有负电荷,由于库仑引力,两者牢固吸附,银离子穿透细胞壁进入细胞内,并与SH基反应,使蛋白质变性凝固,从而破坏了细胞合成酶的活性,细胞因丧失分裂增殖能力而死亡。银离子还能破坏微生物电子传输系统、呼吸系统以及物质传输系统。众所周知,银的性质稳定,微量的游离银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银离子通过金属离子复合、复配,从而发挥银、铜或锌的抗菌协同作用,从而提高抗菌性能,而且还可以降低变色性。此外,通过使用无机的和有机的抗变色助剂,可以使产品的抗菌活性大幅度提高,并可极大程度地抑制变色倾向。例如,使用稀土Ce3+、NH4+、纳米SiO2、有机抗氧剂,均可得到良好的效果。李笑梅[7]和YoshinariM[8]等将氟离子注射到钛表面,因钛的四价氟化物具有一定的抗菌性,使氟离子与金属钛形成复合体,即赋予其抗菌性能。还有其他的一些研究表明金属材料具有一定的杀菌性,但是口腔金属材料的安全性则成为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金属材料有可能对身体产生副作用。
另一类是无机非金属抗菌剂。SvanbergM等在研究中发现,复合树脂和银汞合金与Kelatc银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相比,Kelatc银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的抗菌性能能维持较长时间。可能的原因是氟银离子两者的共同作用使其具有杀菌效应[9-10]。Rebeiro等将不同浓度的洗必泰溶液加入水固化型玻璃离子水门汀中,材料可以在15天内抑制变形链球菌的生长,但增加洗必泰浓度,材料的溶解度同时也增加[11]。此外,还有其他如生物活性玻璃等均具有抗菌性能。yfx
1.1.2 有机抗菌剂及其抗菌机理
一般认为,有机抗菌剂的主要作用机理是通过和微生物细胞膜表面的阴离子结合后逐步进入细胞内,或者与细胞表面的巯基等基团反应,通过破坏蛋白质和细胞膜的合成系统,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微生物细胞的外膜是半透膜,由脂肪层和蛋白质构成,内外两层是蛋白质,中间夹着脂肪层,因此要渗透微生物细胞膜需要有机抗菌剂同时具有亲水性和亲油性。抗菌纺织品所采用的有机抗菌剂,根据其不同种类从而具有不同的抗菌机理,概括归类,抗菌剂的抗菌机理主要有以下几类:使细菌细胞内的代谢酶失活,阻碍生物的呼吸作用,达到杀菌目的;微生物在进行呼吸作用时,消耗糖类物质释放能量来维持细胞内各种成分的合成和利用、能量贮存及转化。这些过程都涉及酶类物质,酶是一种大分子蛋白质,带有巯基、氨基或微量金属离子。如果抗菌剂进入菌体后能和酶类物质结合,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酶的活性,能量代谢以及其他相关体系的运转就会受到影响,呼吸作用达到抑制或直接停止。如硫氰酸酯类化合物进入菌体后就可和菌体内酶分子中的巯基、氨基起作用,使酶失去活性而产生抗菌效果:如图1.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