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譬如坐汽车,按照市章,常人只许开到三十五英里速度,部长贵人便须开到五十六十英里,才算有脸。万一轧死人,巡警走上来,贵人腰包掏出一张名片,优游而去,这时的脸便更涨大。倘若巡警不识好歹,硬不放走,贵人开口一骂:“不识你的老子。”喝叫车夫开行,于是脸更涨大。若有真傻的巡警,动手把车夫扣留,贵人愤愤回去,电话一打警察局长,半小时内车夫即刻放回,巡警即刻免职,局长亲来诣府道歉,这时贵人的脸,真大的不可形容了。* 林语堂:《脸与法治》,《论语》,1932年第7期。)英语教学随笔

    在这一段选文中,林氏风格得以淋漓尽致地呈现。文字直白简练,流畅通达,没有生僻的词汇,没有艰深晦涩的说理,有的只是清通干净的文字;分明是要批判官员僭越法律,借“争脸面”作威作福,却以反讽的语气写来,意味深长又颇有趣味;长短句交叉使用,错落有致,有一定的节奏感;而排比修辞的使用,如行云流水一般使得文章一气呵成;人物动作和对话的加入又使得段落有微型小说的意味。一位骄横无礼、无视法律的“贵人”形象呼之欲出。英语教学随笔

    林语堂英语随笔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简练生动、清通自然的语言,而这种文风的形成是通过词汇、语法、句法方面的种种策略形成的。从词汇方面看,林语堂所用的大多数都是基本英语词汇,例如《有不为斋》(What I Have Not Done)《女论语》(I Like to Talk with Women)等。他行文不避俗词俚语,常用口语化表达方式,嬉笑怒骂的文字反映了他的洒脱不羁,展现出他的幽默与率真性情。行文常出现英文俚语俗语,比如“crank”(怪人)、“woo”(求爱)、“God knows”(天晓得)、“cig”(香烟)、“go to the dogs”(垮台)等等;甚至出现了粗鲁的脏话“Damn”(去他妈的)等词。语法方面,林语堂常常使用“to do”不定式以及连词这种非正式文体;而除了用词的注意,在篇章结构方面林语堂也力求通俗易懂。极端的如《言志篇》(What I want),林语堂用“I want…”句式作为大部分段落的开头(如“I want some good friends…”, “I want a good cook…”,“I want a good library…”等)* Lin Yutang, What I want, The China Critic, July 13, 1933, Vol。6, pp。836-838。,这些句子只要具备基本英语素养的人都可以看懂,足以见得其文风的平易;而在《竹话》(A bamboo Civilization)中,几乎就是一篇竹制生活用品的词汇表了,罗列了竹子的一百种用处。* Lin Yutang, A bamboo Civilization, The China Critic, July 11, 1935, Vol。9, pp。38-40。林语堂直率坦诚与平易近人的文风令人愉悦,而读后却能获得一些有益的思考。英语教学随笔

    “小说化”是林语堂英语随笔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散文的“小说化”* 袁晓薇:《文体新变的内部机制和时代精神——从“散文小说化”谈起》,《学术界》,2014年第11期。,主要指在散文创作过程中对于小说表现手法的借镜,如鲜明的人物形象、较为完整的故事情节、生动细致的细节描写等。林语堂在英语随笔中显示出了跨文体意识,他将小说与散文糅合在一起,以小说化的笔法抒发真实的情感与思想,拓展了随笔的表现空间。“文体的某些功能,也许是潜在的,在自身范围内找,或许视而不见,而当它在寻求发展的焦虑中,把目光投向他体时,却可能发现自身原可以有此种表现能力,寻找和发现他者,恰是从另一途径或另一种角度发现自我”* 余恕诚、吴怀东:《唐诗与其他文体之关系》,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217页。 。随笔中情节的有意裁剪与戏剧性表现,增添了文本的趣味性。林语堂擅长以叙事进行说理,这些随笔中的叙事片段多以生动的对话展示,不无小说意味,而大致完整的情节与鲜明的人物也在他的随笔中屡见不鲜。读者一定不会忘记心灵手巧而顽劣成性的童仆阿芳用不同语种接电话的聪明劲儿;公交车上满口新名词、装腔作势的南洋商人令人捧腹;粗野鲁直却不失可爱的“狗肉将军”张宗昌让人哭笑不得……这些人物形象个个鲜活,文章的感染力与趣味性自然也随之得以增强。即使是枯燥的政治话题,林语堂用几个“故事”片段便四两拨千斤,达到了理想的效果。《广田示儿记》(Hirota and the Child: a Child’s Guide to Sino-Japanese Politics)* Lin Yutang, Hirota and the Child: a Child’s Guide to Sino-Japanese Politics, The China Critic, March 14, 1935, Vol。7, p。255。近乎微型小说,以广田父子对话的推进,揭露日本营造的所谓日中“亲善”假象背后的殖民野心;《论政治病》(On Political Sickness)* Lin Yutang, On Political Sickness, The China Critic, June 16, 1932, Vol。5, pp。600-601。以黑色幽默讽刺了中国政治要人把装病作为政治筹码的丑态;《假定我是土匪》* Lin Yutang, If I Were a Bandit, The China Critic, August 21, 1930, Vol。3, pp。804-805。辛辣嘲讽了中国军阀的“发家史”:乡匪时期练好毛笔字,攻城掠地三年可成省匪,内战输诚几次便可成为名阀,晚年讲信修睦宣扬国光,便可成为国际名人。林语堂用他的生花妙笔对政客军阀的嘴脸做了穷形尽相的揭露。此外,《思满大人》《冬至之晨杀人记》《我怎样买牙刷》《春日游杭记》等诸多随笔都有小说化特点,包含着完整的故事意味,以娓娓道来的笔调代替议论,俏皮风趣,形象生动,仿佛与读者闲聊,在轻松的氛围中拉近了读者和文本的心理距离。

  1. 上一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选出的代表组成
  2. 下一篇: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1. 90计划生育政策细则,20世...

  2. 小学英语教学现状的调查问卷

  3. 初中英语教学案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4.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的调查问卷表

  5. 中学生对当前英语教学满...

  6. 电梯门系统控制国内外研究现状

  7. 酞菁铜/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8. 中学生物学概念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9. 西溪湿地生态数据监测系统开发

  10. 民用建筑电气照明系统设计+图纸

  11. 外源L-抗坏血酸对Cr6+胁迫...

  12. 开口端纺纱系统中的锥形...

  13. 薪酬满意度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14. 食品上市公司的效益分析任务书

  15. 动态特性模拟补偿滤波器...

  

About

优尔论文网手机版...

主页:http://www.youerw.com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