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农村地理位置偏僻,地广人稀,人员居住分散,教学资源缺乏,青少年觉悟较低,对上学反感甚至厌恶,所以不少孩子在读到中学甚至在小学时,就未毕业辍学在家。这些辍学的农村青少年,知识结构不完整,整体文化素质偏低,缺乏法制教育,不能认识违法犯罪行为的严重危害性,辨别是非的能力差;辍学又没有正当工作的青少年整日闲散,游手好闲,无事可为,进而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
3.犯罪团体化
农村青少年犯罪有团伙犯罪发展的趋势,是当今社会农村青少年犯罪又一个突出特点。根据公安部的统计数据,青少年犯罪刑事案件中70%都是青少年团伙群体作案,16岁以下青少年团伙犯罪的现象更普遍。[7]
从身体和心理素质上来说,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期间,个人势单力薄,心理素质差,依赖性较强,青少年犯罪往往结成团伙以壮声势,相互影响,相互支持。农村的青少年犯罪团体和一般的犯罪团体不同,其中一种犯罪团伙产生的偶然性强,往往是临时产生,成员多为无业游民和社会闲散人员,共同犯罪后解散组织;还有一种凭借哥们义气纠结成犯罪团伙,一人出事,众人来帮忙,导致团体性的暴力犯罪。如果农村青少年的犯罪团伙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任其发展,势必会形成为集团犯罪和黑社会组织,严重危害社会安全。
4.犯罪暴力化
近年来农村地区青少年犯罪呈现出暴力化的特点。根据近年有关调查显示,实施犯罪行为的过程中,一些农村青少年犯罪分子通常会携带和使用凶器,如枪支、管制刀具等违禁武器。[8]从刑事犯罪整体来看,青少年犯罪中暴力案件数量和罪犯人数也有所增加。
青少年在青春期自控能力差,容易冲动,在犯罪时往往会失去理智,不计后果,无所顾忌,手段残忍,伤及无辜。近年来,在农村的刑事犯罪中,行凶杀人、毁尸灭迹、暴力抢劫、强奸轮奸、放火爆炸等恶性犯罪案件比例呈现上升趋势,另外农村青少年犯罪案件中,一起案件中多个罪名的混合暴力犯罪案件的数量也明显增多。[9]暴力犯罪具有严重的破坏性、伤害性,对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具有极其恶劣的影响,应采取措施及时制止。
5.犯罪手段成熟化
农村青少年作案时的犯罪手段越来越先进和成熟。过去农村青少年的犯罪手段简单落后,但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农村青少年的犯罪手段也已经达到智能化、科技化、成熟化[9]。现在很多青少年作案前都会对作案的具体细节和手段方法进行充分的规划,采取互联网、手机、计算机等智能化的手段,其中网络犯罪也逐渐兴起。同时,现在的青少年罪犯的反侦察意识也逐渐增强,一方面作案之前做了大量准备工作,犯罪过程中尽量避免留有痕迹;另一方面作案后毁灭、转移证据,増大了案件侦破的难度。
上一篇:论美国政府对NGO参与公共外交的支持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下一篇: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探析

我国法官性别比例现状及原因分析

我国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研究

我国流动摊贩管理的法治化思考

论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完善

论小产权房的流转农村土...

农村基层腐败防控机制的研究【2035字】

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的...

国内外图像分割技术研究现状

志愿者活动的调查问卷表

医院财务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措施【2367字】

中国学术生态细节考察《...

C#学校科研管理系统的设计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

公寓空调设计任务书

AT89C52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

10万元能开儿童乐园吗,我...

承德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