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研究内容及方法
本文摈弃了传播学早期的“魔弹论”等将受众完全置于被动地位的理论,遵从于受众理论,以“使用与满足理论”为理论基点,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来研究南京市大学生社交网络的使用情况,并探究社交网络给大学生的生活带来的影响。众所周知,大学生是各项新技术、新事物使用的引领者。而南京市高校密集,大学生众多。从这两点出发,本次调查研究选择南京市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期达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效果。
“使用与满足理论”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早期对“使用与满足理论”的研究比较简单,主要在广播媒介领域。20世纪60年代,麦奎尔等人开始对电视节目进行调查,“使用与满足理论”越来越受到关注。“使用与满足理论”研究在大众传播研究史上有重要影响。在此之前的效果研究主要是从传播者或者媒介的角度出发,考察传媒活动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或者对受众产生了什么影响。而“使用与满足理论”则是从受众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受众的媒介接触机会以及这些机会满足了他们什么需求,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他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第一,它认为受众的媒介接触是基于自己的需求对媒介内容进行选择的活动,这种选择具有某种“能动性”,这有助于纠正大众社会论中的“受众绝对被动”的观点。第二,它揭示了受众媒介使用形态的多样性,强调了受众需求对传播效果的制约作用,对否定早期“子弹论”或“皮下注射理论”的效果观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三,“使用与满足理论”指出了大众传播对于受众具有一些基本效用,对于“有限效果论”也是有益矫正。[1]
在研究方法上,本次调查研究采用的是问卷调查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从用户对社交网络的使用情况入手,涉及社交网络用户接入、操作习惯、活动与影响、关注对象、商业与隐私、优劣势等方面,共设定了21道问题。在此基础之上对南京市大学生社交网络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出社交网络发展中的优劣势,以提供作者的浅见。
本次问卷发放的对象是南京市的在校大学生,调查对象的选取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于3月25日至4月8日在南京大学、河海大学、晓庄师范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审计学院、南京理工大学、三江学院等高校发放问卷。采取网上发放和线下人工发放相结合的形式,共收到有效问卷117份,涉及各个院校各个专业。后期的数据分析利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录入与分析,并用EXCEL软件绘制图表。
2 社交网络的定义及发展现状和特点
2.1社交网络的定义
所谓的社交网络是指以互联网为依托,为用户提供联系和交流的交互通路的服务,例如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等。社交网络通常通过认识的人呈枝叶状逐级延伸出去。
社交网络的理论基础是“优尔度分隔理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优尔度分隔理论是数学界的一个猜想,其主要内容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五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五个中间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这也是社交网络社交拓展的主要方式。这种现象,并不是说任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都必须要通过6个层次才会产生联系,而是表达了这样一个重要的概念:任何两个彼此不认识的人之间,通过一定的联系方式,总能够产生一定的联系或关系。显然,随着联系方式和联系能力的不同,实现个人期望的可能性也随之产生不同。[2]
微软的MSN就是运用优尔度过分割理论,微软的研究人员 Jure Leskovec 和 Eric Horvitz过滤2006年某个单一月份的MSN短信,同2.4亿使用者的300亿通讯息进行比对,结果发现任何使用者只要透过平均6.6人就可以和全数据库的1,800百亿组配对产生关连。48%的使用者在6次以内可以产生关连,而高达78%的使用者在7次以内可以产生关连。
- 上一篇: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研究
- 下一篇:慕课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与传统教育的对比及发展策略分析
-
-
-
-
-
-
-
中国传统元素在游戏角色...
高警觉工作人群的元情绪...
浅析中国古代宗法制度
现代简约美式风格在室内家装中的运用
NFC协议物理层的软件实现+文献综述
g-C3N4光催化剂的制备和光催化性能研究
江苏省某高中学生体质现状的调查研究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巴金《激流三部曲》高觉新的悲剧命运
C++最短路径算法研究和程序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