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声乐教育学
声乐学“从字面上理解即是声乐之学“。声乐“指的是其表演类属,属于实践的范畴;按照学“即研究“的理解,声乐学“就是对声乐这一艺术现象进行研究的学问。教育学“则是专门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强调的是教育的角度。作为声乐学和教育学的交融互渗,声乐教育学是一种新的理论形态论文网,是教育学的理论与声乐学的理论相结合的产物,既不是普通的教育学,也和声乐学不一样,而是它们两个的化合,具有重要的研究性。
音乐和声乐这两种教育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联系是两者的理论基础都是普通教育学的一般原理,也就是说,声乐教育的理论是构筑在普通教育学之上的。同时,他们之间又存在交叉的关系。音乐教育学的一般原则和规律也同样适合声乐教育学,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研究对象不同,音乐教育学以基础教育的音乐教育为研究对象,而声乐教育学则以声乐教育本身为研究内容,尽管也涵盖了基础教育中歌唱教学的内容,但他的内容。对象及方法上更为专注于声乐及其教学。
一。声乐教育的发展简况
1。中国声乐教育
(1)中国古代声乐教育。远古时期的民歌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声乐艺术形式,而是音乐。诗歌与舞蹈三位一体的综合。经过漫长时间的演变,歌唱艺术从最开始简单的形态逐步发展成种类繁多。风格迥异。各具特色的民歌。一部民歌史,就是一部民族史,记录了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民歌与人民的生活有着直接的人,具有群众性和即兴性的特点,表现形式简明质朴。通俗易懂,因而很受人民群众的欢迎。
从有歌唱开始,的古代也就有了原始的声乐艺术教育。声乐艺术和舞蹈。器乐是一体化的,是紧紧相连的。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他们三者是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但从另一方面讲,文化的流传和继承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有文化自身最本质的客观规律,这是经济。政治所不能左右的。所以声乐艺术的流传。融合。丰富。发展不会完全因为朝代的改变而改变。声乐教育还伴随着语言的发展而变化,从我过声乐教育总的趋势来看,其速度是非常慢的。
(2)中国近代的声乐教育。1840年鸦片战争,西方资本主义打开了清朝闭关锁国的大门,我们的国家从此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西方音乐文化的冲击下,的音乐教育体制不得不实行变化与改革,于是的声乐教育事业也掀起了学习西方的浪潮。最开始是教堂式的学校,那些传教士带来了音乐(钢琴)课,紧接着逐渐兴起和广泛流传是学堂乐歌,然后到专业性质的音乐和综合性师范院校声乐课程的设置,的声乐教育事业才算逐步迈进世界性声乐的发展平台。
(3)建国后的声乐教育。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社会主义音乐文化建设,各个省市地区都建立了许多专业的演出机构,还在各省市地区恢复和建立了多种音乐和专门从事研究声乐艺术的处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60年,随着整个教育事业的彭勃发展我们国家的声乐教育事业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同时,作为音乐教育重要内容的声乐教育也得到了很高的进步和改变。从六十年代开始的十年动乱期间,声乐教育的发展也受到极左倾向的影响。
从1950年开始,苏联的声乐教育家分别陆续到讲学,在声乐教学和文化交流中,的音乐教育模式开始学习前苏联。随着声乐对外交流日益频繁,形成了以音乐院校与师范院校的音乐为主体的多元化发展框架,声乐艺术的融合与交流在不断扩大,中外文化的交流在日益加深,众多外国的著名歌唱家与声乐教育家更加频繁地来到演出交流与开办大师班。
2。西方声乐教育
(1)中世纪的声乐教育。从公元5世纪至14世纪,在这1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基督教统治影响着中世纪文化艺术的发展,人们处于愚昧的状态。文化艺术的一切活动都被教堂垄断着,特别是在教育领域,基督教会制约着各种教育设施机构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中世纪时期主要的音乐教育机构是寺院。教堂声乐是中世纪音乐的主流,教堂声乐的内容是歌唱圣诗,朗诵圣经。寺院成为音乐教育的中心。中世纪的教堂声乐不是用来给人们欣赏,而是为了宗教礼仪而创作。排练。演唱的,他纯粹是为上帝服务的实用歌唱,他没有欣赏功能,也不注重视听觉上的美感,因为它没有乐器伴奏,不用变化和装饰音。
(2)美声歌唱早期的声乐教育。美声歌唱“是指意大利的一种歌唱风格。美声歌唱随着意大利歌剧的发展而逐渐完善起来,它起源于十六世纪末到十七世纪初,盛行于十七。十八世纪。刚起源时期,意大利的美声歌唱的技术已经基本有了大概的练习方法。盛行时期,歌剧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风行于欧洲,阉人歌唱家用美声唱法把正歌剧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们是美声唱法最早的实践者是。这个时期几乎是阉人歌唱家独占歌剧舞台的时代,音乐史学家们称之为歌唱的黄金时代“。
(3)十九世纪的声乐教育。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初,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个充满着矛盾。斗争和创造的世纪。工业GM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迅猛发展,经济繁荣迎来了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这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人们的生活。人们的思维方式。文化艺术领域随着社会的变革发生着重大变化。艺术家们开始独立于教会,使音乐表演与艺术创作空间更加的广阔。歌剧艺术的昌盛带起了唱歌技巧的发展与提高,带动了声乐理论研究和声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4)二十世纪声乐教育元素的多元化。对于世界音乐来说二十世纪是个有很大变化改革的世纪,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这个时代在西方声乐史上也是多元化的,不仅出现了许多新的风格与新的流派,而且出现了许多大师级的歌唱家,他们将美声歌唱推向了新的辉煌。流行音乐是工业化的产物,19世纪初,欧美出现了许多工业化的城市,许多乡镇农民向这样的大城市移居,早期的工人就来自于他们之中。
二。声乐教育的科学化展望
随着科学思维和手段在声乐教育活动中的逐步深入,未来声乐教育在科学化的理念上经常面临的问题是文化自觉问题。未来的声乐教育应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突出声乐教育过程的个性化,重视声乐教育模式的综合化,强调声乐教育课程的生活化。
传统声乐教育大多只停留于单纯的声乐技术,而且训练偏重于科学素养的获得,所以未来声乐教育内容必然要面对的问题是人文素养形成与发展的研究。声乐教育中人文素养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声乐教育结果在人格意义和思维方式上的均衡性。
现代脑机制技术的引入与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体现了声乐教育技术的科学化。在声乐教育中有效的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造成了对传统声乐教育模式的扩展,现代脑机制研究手段在声乐教育活动中的引入则强化了声乐教育的目的性和科学探究的直接性,它们将引起声乐教育工作者对传统声乐教育模式的反思。
(作者单位:信阳师范)
论声乐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