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课程

因为课程在教育活动中处于比较基础和核心的地位,要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程的概念必须搞清楚。但是教育界各位人士对此都有着不同的界定。 

在教育学上,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的总安排。我比较认可以下观点:课程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它是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它的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包括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4]。

4。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和内涵,国内各专家学者都有着自己的认识和见解,至今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论。随着信息技术的范围扩大和不断发展,他们的看法和见解也在不断改进和修正,综合目前来看,主要存在以下观点:文献综述

何克抗教授的观点是: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5]。

李克东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集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6]。

综上所述,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认识无非两种:一种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手段应用于课程教学之中的小整合观,另一种是把信息技术的内容、理念融合到课程的结构、内容、资源和方法中的大整合观。两种整合观并无好坏,反而存在相应的联系,小整合观是的整合观的基础,大整合观是小整合观的发展。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阶段和模式

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阶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应该是长远的,逐步深入的过程,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完成,不可能一步登天就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最终目标,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广大学者、专家的不断探索和实践。

北京师范大学的刘儒德博士将信息技术和课程相整合的进程分为四个阶段:计算机素养的培养、课程整合、课程改革、全方位教改,为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阶段提供了重要参考[7]。

在此基础上,马宁、余胜泉对其进程进行了更细致的划分[8],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进程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封闭式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开放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全方位的课程整合阶段。又根据学生的参与程度将其细化为十个层次:封闭式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包括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信息技术作为个别辅导工具三个层次;开放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包括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信息技术作为信息加工工具、信息技术作为协作工具、信息技术作为研发工具四个层次;全方位的课程整合阶段包括教育内容改革、教学目标改革、教学组织架构改革三个层次。

从不同的描述方法和思考的角度来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各个阶段的划分会存在差异,但都基本遵循上文“小整合观”和“大整合观”的基本思路。

上一篇:郭初阳语文教学方法研究
下一篇: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网络政治参与中的公民与...

课堂人际空间建构的案例分析

基于TPACK思想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研究

幼儿安全感的培养家庭状态的视角

基于融合教育视角下国内...

马克思主义需要观视角下的中國梦【7319字】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幸福观研究【4083字】

美日印发展信息产业的模...

新生代农民工的婚恋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护理干预對肺癌放化疗患...

卫健委官员未来生育政策...

Bi位掺杂BiFeO3陶瓷的制备与表征

旧衣服回收洧哪些交易平...

房地产财务成本管理问题...

数字全息术研究铁在酸性...

立体成型技术在推进剂成型方面的探索研究

我国公务员考试与录用制度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