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教学中的美育,是属于人文精神层面的艺术,需要人们利用审美的眼光,深度解析和体悟诗歌的内涵,体会诗歌所蕴含的独特韵味和深刻意义,使审美教育真正地成为一门艺术。
3 小学古诗教学中美育的功能
3.1 体会语言魅力,培养语感
小学阶段,语文教材上的古代诗歌一般都是五言、七言绝句,虽然这些诗歌字数少、篇幅短,但是能够将诗人心中的情绪情感表达得详尽透彻,因此对学生来说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诗歌具有独特的语言魅力,具体体现在表达方式和文字运用上。诗歌的声调排列有着严格的标准,每一句诗句的最后一个字都是押韵的,每一句话读的时候声音要高低起伏、富有变化,使诗歌具有节奏感和音律美,易于诵读、吟唱。语文老师要擅长将这些诗歌所蕴含的极具特色的语言魅力发掘出来,然后通过合适的教学手段传递给学生,带领学生掌握每一个字词的深刻含义,体会诗歌中的语言美,培养他们的语感。通过这种途径,可以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在其他诗歌中遇到类似的语言使用时,能够准确快速地把握诗人的创作目的。
我国古代的诗歌一般都有句式整齐和旋律优美的特点,诗人们对诗歌中的语言文字反复推敲、精心修改,使得诗歌的语句在句式整齐的同时带有高低起伏的声调音律,语言优美,颇具韵味,意境深远,久久流传。这些古诗诵读起来有的高低起伏,有的婉转生动,其中的意蕴,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例如,诵读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气势雄伟壮大,使人精神振奋。而古代诗歌中的绝句,简短有力,诵读起来声音响亮而顺口,适合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学生在学习积累、感受优美文字的过程中逐渐培养了语感[1]。文献综述
3.2 感受丰富情感,怡情悦性
诗歌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绪和情感,体现了诗人的智慧思考和感性的一面。因此,老师在教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了解诗人的真情实感,融入诗歌的意境,使学生的情操获得陶冶,心灵得到净化。
古诗不仅是一种写作形式,还是诗人用来表达心中思想和情感的一种方式,所以,诗歌包含了诗人丰富的内心感受。作者选用简洁精炼的语言,将自身所处环境中的一草一木和自身经历中的人和事作为写作的素材,比如,在怀古诗中,诗人在描绘某个地方的景象时,利用以前的繁华景象与如今的破败场景进行对比,表面上是在描写景物,实际上是作者通过这种对比表明昔盛今衰,借古讽今,抒发自己的情感。中国古典诗歌有着丰富的内涵,体现了各种积极向上的追求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所以诗歌的情感对于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学习古代诗歌,掌握诗歌的内涵,可以提高审美的能力,净化心灵、培养情操,并在古代诗歌的熏陶感染下学会感受美、欣赏美。
3.3 拓展想象空间,激发美趣
古代诗歌在情感表达方面不同于现代文,它的情感并不是通过语言文字直接表述出来的,它的表达方式比较含蓄,诗人往往会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营造某种氛围或是渲染某种气氛,利用外在事物的某些特点暗示自己内心的情绪和情感。古诗通常是用来抒发情感、表明作者志向的,所以诗歌中对于当时情景和环境的描写不会特别详细,这就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的空间,例如,在王之涣的《凉州词》中,诗中只描写了黄河、云、山、柳树和春风这些意象,并没有说明当时诗人所处的环境,也没有直接抒发诗人内心的情感,但是学生利用合理的想象再现诗歌的情景,就能体会到诗人当时所处环境的凄清、孤寂和荒凉,继而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惆怅和抑郁。学生利用想象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融入诗歌情境,将自己对美的感悟与追求和诗人的情绪情感融为一体,引发无穷的美趣,同时提升了学生的想象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