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质量的策略
通过在课堂阅读中的观察,分析总结出以上在阅读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结合访谈中几位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丰富的经验,提出以下几点相对应的阅读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由于小学第二阶段学生正处于从低年级阶段向高年级阶段的过渡阶段。学生个别差异性大,因此在小学生阅读的过程之中其本身的年龄特点以及心理、生理层面上的发展情况就决定了小学生难以进行十分专注地较长时间的阅读。例如,在现代技术的发展下,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小学教学之中已经十分普遍,小学生对于色彩丰富的图片具有动态性以及听觉感受的视频、音频更加有兴趣,也更加容易接受。C老师认为,在小学语文的课堂阅读教学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与阅读相结合,利用其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与文章相关联的视频、Flash动画等帮助学生进行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制作作者的简介小故事,领会作者在创作文章时的内心感受[6]。不过,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时,要使用得当,否则会适得其反。因而,在课堂上要极力避免学生的注意力分散,以便更充分的利用多媒体来促进学生对阅读学习的积极性。
(二)阅读中既要做到“读”又要做到“阅”
在访谈中,B老师认为要做到“阅”“读”相结合,提出了以下建议:在实际教学中,首先,应加强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其次,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再次,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通过实践活动加深认识,增强情感体验,养成良好地行为习惯。最后,教授学生阅读的方法和策略,并提供实际锻炼的机会。除此之外,还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内容和方法进行阅读教学。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合理促进阅读教学。扩大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养成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QQ752018766-
(三)加强课堂阅读实质化
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对周口市六一路小学第二阶段的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观察之中发现,教师还是受到了传统应试教育所谓填鸭式的教学观念的影响,在课堂阅读之中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文章进行“满堂灌”的讲解,只要求学生对于教条式的内涵以及文章内容进行背诵记忆,要求其在作文写作之中进行运用,忽视了学生的自主阅读,导致课堂阅读成为一种形式化的教学内容,与传统的语文讲解式教学并无区别,阻碍了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在访谈中,A老师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首先要从其整体感知的培养进行入手。在对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过程当中,其对于文章的理解和感悟是由感觉以及知觉来进行直观的感知,并在感知觉的这一基础之上对文章进行全面深刻的体会。笔者认为,还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阅读活动中最积极活跃的因素,它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思维和阅读欲望[7]。有了兴趣,学生就不会把阅读看作是“负担”,而是一种“乐趣”[8] 。以兴趣作为引导,可以对提高小学生课堂阅读效率及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于收获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