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具有生态性和经济性,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是21世纪研究的重要课题。然而在研究过程中,大多数学者受区域和传统观念的束缚。以景点为基础,仅把旅游资源作为研究对象,然而却忽视了旅游资源与所在区域的密切关系。在这样的研究过程中,并不能体现出当地旅游业发展中的缺陷和不足。本研究在传统旅游规划的基础上,在国家“十一五”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启发下,以分析主体功能区划分的基本思路,利用ArcGIS建立以面状为研究对象,区域全覆盖的旅游功能区。
2。 旅游功能区的理论分析
关于旅游功能区的概念,在不同学者的研究中,有不同的解释,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在我国学者和政府机构对它有解释有四个观点最具代表:(1)学者李庆雷 ( 2013) 认为旅游功能区通常依托较为富集的旅游资源、以现代旅游业为主导产业、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特定经济区。[1](2)张纯洁 ( 2012) 把旅游功能区定义为,按照旅游产业发展需要,在一定的区域内为实现旅游资源聚集,有效发挥特色旅游功能而设置的地域空间。[2](3)北京市旅委 ( 2012) 在北京加快建设旅游功能区的政策文件中指出: 旅游功能区是以旅游大项目为引领、旅游资源要素和服务要素综合配套的聚集地,是为有效发挥特色旅游功能、形成产业综合竞争力而设置的地域空间。[3](4)杨振之等 ( 2012) 提出,旅游功能区是根据区域发展的内外部条件和旅游资源的比较优势,参照全国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指标所划定的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发展的区域。[4]以上观点,虽然语言描述和关注的侧重点上有所不同,但是,在某些方面,他们是达成共识的。比如,旅游功能区必须以丰富、良好的旅游资源,都是以旅游为主体功能的区域和经济空间。按照不同标准,旅游功能区可分为不同类型,比如以旅游资源为属性,旅游功能区可分为:生态型、文化型、创新型。以城镇关系为属性,可分为:城市拓展型、远郊景区型、生态涵养型。也有如本文所划分成的“核心旅游区、重点旅游区、普通旅游区和潜在旅游区”,只因所选指标因子不同。本论文以杨振之的观点为理论基础,在综合分析区域的旅游资源、社会环境、经济发展、交通等要素的相互作用为基础上,以地区现在旅游发展程度为依据,划分出不同类型的旅游功能区。其主要目的是明确不同类型旅游功能区的主体功能和发展方向,引导各种旅游要素的合理流动,从而实施有重点、分时序、优势互补的旅游开发模式,促进人口、旅游资源、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及综合效益最大化。
2。1国内外相关研究
2。1。1国外相关研究
2。1。2国内研究现状
3.研究区域概述来自优Y尔L论W文Q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
杭州市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地理坐标为坐标为东经118°21′-120°30′,北纬29°11′-30°33′,是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金融中心,中国七大古都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马可波罗来到杭州,曾感叹到“杭州是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天城”,自古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著名景区有:西湖、京杭大运河、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千岛湖等。杭州是吴越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其中主要代表性的独特文化有良渚文化、丝绸文化、茶文化。许仙与白娘子、梁山伯与祝英台、活佛济公等的传说也是杭州历史文化长龙中的翡翠。
杭州有9区2县,代管2个县级市,辖区总面积16596平方公里,2015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2349。69万人次,同比增长4。7%,其中A级景区共10402。39万人;国内外旅游收入2019。7亿元,增长15。8%[12]。2016年杭州举办了G20峰会,杭州旅游业也因此迎来一个高峰,也标志着杭州迈入“国际重要休闲中心”。2016年杭州接待中外游客1405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572亿元,同比增长1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