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距离上海520公里,往来便利。上海开埠后,尤其在19世纪下半叶,两地的人员往来和物资交流刺激了温州轮船业的发展,促使温州与上海之间的交通变得更加便捷。当时的历史环境推动着迁移进程,据估计,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前夕,旅沪温州人约2万人左右;“八·一三”事变后,浙东沿海地区大片沦陷,前往上海的贫民增多,而温州人的流动性相比他旅居群体更大,移居人口在4-5万人之间。
关于温州旅沪同乡会的成立时间,学者们意见不一。有一说认为温州同乡会成立于1917年——那个风云变幻、社会结构剧烈变动的时期;另有一说认为同乡会成立于1929年,并于1946年3月重新成立。结合现有的寥寥资料来判断,笔者认为前者说法可能性更大。据报道所示,温州旅沪同乡会于1917年11月11日在台州公所召开了第一次会议。会议完成了嗣选临时,举定正副会长、干事员,讨论会章等事宜。 此外,在1918年的1月的“普济轮”失事,与1923年9月的关东大地震温籍灾侨惨死等事件中,温州同乡会都开展了各项救助工作,有所作为。可见,两次救济活动皆早于1929年,所以在没有史料能明确说明温州旅沪同乡会的成立时间时,笔者更倾向于前者。至于前文提到的同乡会于1946年3月重新成立,可理解为其在抗战期间暂停活动,在抗战胜利后又于1946年3月恢复会务,故称“重新成立”。
温州旅沪同乡会作为一支有力量的民间社团,在其存续的三十余年间一直致力于发挥护侨助乡的社会功能,实为不易。同乡会在1951年8月20日的理监事联席会议中报告、决议多项日常事宜后,鲜有会议记录。可以断定,温州同乡会的事务持续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而后在旧式社团清整中退出历史舞台。
(二) 组织结构
民国时期,在上海生活创业的温州同乡为数不菲,若想维护同乡权益,保障同乡会的有效运转,需从多角度分析同乡会的组织结构是否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首先从会员构成分析:
旅沪温乡分布于上海市各区,其中以南市最为集中。绝大多数温乡是以体力活和手艺为生的劳工,其他职业领域主要分布在学界、金融界、汽船业、成衣业、红木雕花业、皮鞋业等。这就是民初旅沪温州人从业的大致概况。
再看温州同乡会成立之初,会员仅400余人,至1949年竟发展到32116人,成为沪上颇具规模的自治团体。同年编写的会员通讯录中,详细摘录了2650人的个人材料。虽然其中所载人员仅为总人数中的一小部分,也足以形成剖释同乡会会员结构的主要材料。温州同乡会会员职业构成的数据分析如下 :
职业 劳工 商界 学界 政界 家务 职业未详 合计
人数 1365 461 216 109 23 476 2650
占比 51。5% 17。4% 8。2% 4。1% 0。9% 18。0% 100%
由表中的统计可知,劳工和商人是会员构成的主要群体,前者占全体会员的51。5%,后者占17。4%。不过,劳工中特别是登记为木工(共618人,占劳工会员的45。3%)的会员,大多自制自售木器,实际上亦工亦商。会员中还有其他社会各界人士,如军人、教员、医生、律师、警察、学生等,甚至家庭主妇,几乎囊括了民国时期的各阶层各职业。可知,同乡会已成为温乡在沪的全员性组织,体现了会员构成的多元化。同时,对比会员的职业构成与当时旅居上海的温乡从业情况,会发现两者有较多吻合之处,可见同乡会会员构成的代表性与稳定性。这样的结构更利于组织的内部管理,也使得相关事宜的讨论更具有效性与民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