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风雨中的戴城
自从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了极大的提高,但是过快的发展速度背后也留下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譬如以坏境破坏为代价来提高经济效益,只为快速的发展经济;精神文化建设跟不上日益快速发展的经济的步伐;市场经济条件下日益拉大的贫富差距等。而路内早已意识到这些弊端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背景下一个人显得势单力薄,只能紧紧抓住市场经济给中国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触动,将他的无奈写进文章里面,揭示出经济市场下的人事变迁。
“戴城”是座历史悠久的古城,由于坐落在京杭大运河旁,聚集了众多人口也给经济发展带来了最初的动力。面对经济日益快速发展的大都市上海,这座小城似乎显得不甘心,逐渐的不满足于经济发展速度的缓慢,于是众多的工厂建立了起来:橡胶厂、糖精厂、农药厂、化肥厂、农剂厂、造漆厂,肥皂厂……但就是这样的一座城,在这样污浊不堪的环境中人们依然按部就班的生活着,很多年很多年不曾离去。只为追求快速的经济发展,不但使一座历史古城变成了化学实验基地,变成了经济发展的牺牲品,也使淳朴的人们变成了一个个精神麻木不知明天在何方却依然拼命坚守内心最后光亮的傀儡。他们机械的按照既定的道路从这个厂到那个厂,游走于各个厂之间,却依然逃不过由这些厂编织成的巨大的牢笼,或者说在巨大的经济诱惑下,他们甘愿蒙蔽自己的双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潮下小城镇也紧随步伐,不愿做时代的淘汰者,但单纯的追求利益也只会失去的更多,以环境破坏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最终只会让我们失去赖以生存的生活家园,到时不仅连经济发展不尽人意,人们恐怕连个栖身之处都寻觅不到。“戴城”只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下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小城镇的缩影,影射的是千千万万如“戴城”一般的小城镇,但这又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商品经济的深入发展,使得老一辈的工人们感受不到做主人公的乐趣,他们来不及顺应新的经济发展形式,只能抱着多年的技能及经验,在年轻一辈面前为自己争取最大的面子,向他们展示曾经的辉煌,心中告知自己“这个时代还需要我”,以此来慰藉自己;而年轻一代根本无法从老一辈那里获得对工厂的归属感,强烈的陌生感时刻围绕着他们,但又不知怎么样逃脱的无力感也伴随着他们,像是一根绳子时不时的勒住脖子,能够呼吸却又是那样的不顺畅,总被盯着的感觉很不舒服。除此之外,本身技能的缺乏,也使他们失去了在工厂中生存的信心及勇气,他们不知道该以何种方式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好像身边的人都如自己一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生活着。路内揭示了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冲击以及工人们不知如何改变命运的无奈。来自优I尔Y论S文C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
“戴城”就这样在经济发展的强大浪潮中飘摇着。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使“戴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比如说新村的出现。路小路家就在新村,几十平米的小户型都是以前的公房。虽然房子是属于自己的财产,但是这样的生活并不能让路小路等一辈的年轻人感到充实与满足,相反则是满满的厌恶与无奈之情。一颗颗不安定的心就这样“飘摇”在戴城的上空。
二 “救赎”意味
上世纪九十年代是一个风雨飘摇、经济发展模式快速转变的年代。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出现让老一辈的工人感到应接不暇,然而新的完整的经济理念却没有形成,他们只能依靠已有的经验与技术来完成自己一生的追求,不仅身体上承受不住精神上也会感到无尽的空虚,路小路的父亲路大全、师傅老牛逼、工人师傅德卵就是这一代人的主要代表。他们一辈子都生活在工厂里面,人到中年,激情在他们身上早已寻不到半点踪迹,最后只剩下了无尽的悲凉,抱着对以前的怀念走漫漫人生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毫无追求,得过且过,仿佛这个世界毫无自己的安身之处,只能待在自己熟知的工厂里面,如同书中的“悲观者无处可去”一般,最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成为彻底的消失者。而年轻一辈的路小路们却处于成长时期,急于从老一辈的手中获得自主生活的权利,他们抱着对世界的美好期盼最后却失望而归。面对急速发展的经济,他们也会时常感到晕眩,精神高度跟不上快速发展的经济,小城镇的教育跟不上物质发展的速度。现实是相当残酷的,他们深知考上大学简直就是天方夜谭,进入工厂才是一生的归宿,这种想要摆脱命运却不知出口在哪里,以何种方式摆脱困境的无力悲伤之感一直伴随着他们,“救赎”意味显而易见。